他覺得乏味,但漸漸地,他從妻子的微笑、孩子的成長中感受到溫暖。晚年時,他躺在搖椅上,看著夕陽西下,心中充滿安寧。
…………
三千世界,萬丈紅塵。
韓云經歷了無數人生,或富貴,或貧賤,或輝煌,或平凡。每一個世界的經歷,都讓他的心境愈發通透。
在世界破碎的一瞬間,世界光點又化作一片枯萎掉的菩提葉,落在菩提樹下,化作養分,與此同時,又有一片菩提新葉長出。
不同的是,新長出來到菩提葉呈現金光琉璃色。
菩提樹乃是現實記憶之錨點,使得韓云不會被三千世界中的經歷而迷失,只會吸收其中經歷作為養分。
如作為劍魔時,數十年的用劍經驗;作為佛陀時,悟法求真;作為道者時,燒茅打鼎;作為皇帝時,權謀機變……
菩提樹下,韓云緩緩睜開眼。
他的眼神深邃沉穩,卻又清澈如山泉。三千世界的經歷,已化作他心性的養分。
三千世界,三千輪回,大夢春秋,借假修真。
這種手段并非只能用一次,只要韓云想用的時候,完全可以再次幻化出三千世界,助力自己成長。
所謂功超虛空,速證佛果、智慧,便是由此而來。
一念而歷三千世界,和其他佛家修行者相比較,能不快速嗎?
兩者之間,就像是蝸牛與飛機的區別。
韓云看向那新生的菩提樹,只見其金脈琉璃葉,放無量智慧光明,而生種種不可思議之光。
三千菩提葉中,有三千世界沉浮不定。
韓云笑道:“我作佛時,三千世界俱為佛國!”
只見菩提葉中世界場景忽然轉變,化作億萬佛陀、菩薩、羅漢……誦經景象,真個無量佛國。
韓云心念一動,三千世界又歸復原來模樣。
這便是第四層,我超脫即眾生得超脫,眾生安樂即我安樂。
三千世界是我,我亦是三千世界。
韓云心念再動,內景空間由金光天地,又重新化作仙都道府模樣。
內者,心也;景者,象也。
外象諭,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內象諭,即血肉、筋骨、藏府之象也。
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色,故曰內景也。
內景乃心之景象,外景乃天地景象。
由內景映照外景,化一方地域為自己所掌控,那這方地域,可稱為凈土佛國、洞天福地……
又或者是: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