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世界,終南山。
此地又稱太乙山、地肺山,簡稱南山,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中的“南山”二字,說得就是此地。
脈起昆侖,尾銜嵩岳,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終南。
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之譽。
而終南山也是道教起源地之一。
眾所周知,終南山重陽宮乃全真教祖庭,但韓云在看過公司資料后,才知道終南山中竟還有一支隱世門派,名喚:樓觀道!
周康王時尹喜為大夫,后為東宮賓友,結草為廬,仰觀乾坤之氣象,寂心精思以求仙道,號曰樓觀。
一天,觀看到東方紫氣西邁天文顯瑞,預知有圣人將要出關,求為函谷關令。
遇得老子,拜為師,請求至道,老子遂著成《道》《德》上、下篇五千言授與尹喜,喜欣爭持誦,奉行道成。
從此之后,樓觀便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這一派傳承已經數千年,比天師府還要久遠,不過卻少為外人所知。
而尹喜這個人很有意思,他不只是樓觀道祖師,還是文始派祖師。
道門丹道派中,以重陽派最大,而以文始派最高。衡之曲高和寡之理,歷代修文始派者自當寥若晨星,而其不盛也亦宜。
可以說,就道教內丹而言,文始派為最高法派。
大多數人都覺得文始派和樓觀道是一個教派,實則不然,樓觀道是文始派的前身,但兩者都傳承下來了,兩者在教義、教旨上有很大不同。
樓觀道以經文為主,文始派以內丹為主。
而文始派五祖分別為:尹喜、麻衣道人、陳摶、火龍真人、張三豐。
尹喜為老子弟子,文始派開派祖師,得道后被稱為“文始真人”。
尹喜傳道于東晉時期的麻衣道人李和,其將大道與易學結合,衍生出麻衣相法等術數體系,可謂是一派術士祖師。
陳摶則是五代時期隱士,自號“扶搖子”,修煉蟄龍功,亦是術士大家,陽神蟄龍周游天地,自在逍遙,其后傳于火龍真人。
而火龍真人修煉火龍功,身如爐鼎,口鼻噴火炁,陽神與丹火融合,擬化龍形,踏龍駕火,好不威風,最終傳法于張三豐。
張三豐乃元末明初道士,自號“三豐子”,隱于武當山,融合文始派與全真思想,形成隱仙派體系。
可以說,這幾乎是一脈相承下來的。
韓云其實也可以算得上是文始派的一員,畢竟他的蟄龍睡丹功就是得自陳摶老祖。
韓云來終南山,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尋訪樓觀道,但樓觀道的人員在公司的資料中,向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所以韓云只好退而求其次,先來拜訪重陽宮這一全真教祖庭。
話說回來,韓云也得了呂祖傳承,不管到哪兒,韓云都可以說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完全可以說一句:站在你面前的是靈寶派祖師、全真教祖師、文始派祖師………
不管怎么論,你對我伏首行禮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