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兇手提前踩好了點,故意將她引誘到此地,方便下手;
三、同樣是提前踩好了點,但第一案發地不是“禁區”,而是先將她綁架,最后帶到禁區來。
這附近荒無人煙,也怪不得她失蹤兩天后才被找到。
張述桐暫時排除了第一種,后兩種無法判斷,但結合杜康的話,兇手提前過來踩點是一定的。
接下來便是驗證猜想的時候——
他停好車子,先在周圍張望了一下,沒看到人影。
本以為最近下了雪,如果附近有人活動的蹤跡,根據腳印就能得知,可不知道為什么,這邊的雪都化干凈了。
那就只能走近點。
現在環湖公路還沒有修建,腳下只是尋常的土路,再往里走便是泥濘,因此他把車子放得遠了一點,又調好頭,確保一有不對騎車就跑。
天快要黑了,倒沒必要蒙臉,張述桐左手手電右手甩棍,吐出一口濁氣,輕輕踏入蘆葦叢中。
隨即他皺起眉頭,因為腳感不對——
蹲下身子,用手指戳了下土地,先是摸到冰渣和泥水,但再往下按,就是堅硬的凍土了。
八年后卻不是這樣。
他仔細回想了一下,記得幾小時前的晚上來到這里,腳下全是淤泥,走路都有些費勁,深一腳淺一腳的,而現在地面卻很堅硬,不記得八年后下過雨啊……
什么情況?
更多的記憶蘇醒,等等,好像有頭緒了:
他父母都是做地質勘探的,之所以在顧父的牽頭下來小島上工作,好像就是因為調查什么“沉陷區”的事。
小島三面被湖水包圍,從上世紀末算起,陸陸續續被開發,越來越多的樓房被建起,長年累月之下,地層壓縮,地面也緩慢下沉;
顧建鴻準備在島上搞工程,擔心哪里搞不好把樓弄塌了,才有了牽頭成立勘探所一事。
也許“禁區”就在沉陷區的范圍。八年前腳下還是堅硬的泥土;八年后估計地面下沉、水位上升,所以全是淤泥。
張述桐是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干的事還能和父母的專業牽扯到一起。
可這就麻煩了啊……
他原本是打算通過腳印來找到兇手活動的痕跡,從而印證自己的猜測,可現在雪化了、腳下也是凍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深入。
冬天天黑得很早,夕陽隱去了身影,陰翳的云層覆蓋了天空,月色朦朧。
身側的蘆葦叢快和他差不多高,將視線擋得死死的,周圍安靜,唯有身體劃過蘆葦時的窸窣。
他壓低呼吸,打開手電,照向地面,一點一點前進。
石頭……
草莖……
方便面的包裝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