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喝什么的?”
張述桐問顧秋綿。
“居然有鴛鴦奶茶?”
她從隊伍后面偏過頭,看到了店里的價位表,像是第一次來到這里。
“有,但我勸你別抱多大期望。”
張述桐知道鴛鴦奶茶是奶茶和咖啡的混合體,從茶餐廳流行起來的做法,講究點的地方還會加些煉乳,但在這種小店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謂“鴛鴦”,大概是鴛鴦風味奶茶粉,和熱水沖兌混合后的產物,顧秋綿聽了便失去興趣,說隨便點,不要草莓味的就行,她喝不來那個。
張述桐點點頭,讓她在街上逛逛,當然也別走得太遠,自己一個人過去排隊——接下來有些事要問,不適合讓她聽到。
身前排著的人有六個,估計要等好幾分鐘了,他回想起若萍提供的情報。
——這家“來一杯”奶茶店不是夫妻店,但奇怪的是,夫妻倆都在這里輪流幫過忙。
據若萍說,從前的時候都是女人忙活,但突然有一天,大概是一個星期前,就換成了女人的丈夫,他們那次來湖魚館吃飯,奶茶就是由那個男人做的。
而今天又成了女人。
張述桐隨即做出三個推斷:
第一,夫妻倆輪流幫忙絕對不是常態,要么能養活全家,兩人都在店里;否則就是夫妻中的一個還有其他工作。
因此那“一星期”的輪流期,大概是家里發生了什么事。
第二個推斷是,看女人的年紀,四十多歲,和顧秋綿家的保姆差不多大,估計孩子和自己同齡,在上中學,正是開支大的時候;
他又觀察女人的衣著,兩個臟兮兮的套袖,一件洗得發白的圍裙,又看到操作臺上放著的手機,還是按鍵機,符合經濟條件一般的猜測。
至于第三個,與其說推斷,不如說疑惑;
在他看來“兇手”家的店鋪一定是快要支撐不下去,才會鋌而走險,但這家奶茶店似乎生意不錯,是街上少有的排隊的地方。
但無論是猜測還是疑惑接下來就能揭曉,耐心等待就好了。
除了等待奶茶,他也在等待杜康的回信。
不久前對方發消息說遠遠看到了顧家別墅的輪廓,現在應該騎到了。
果然下一秒手機上就來了提示,杜康表示安全抵達“城堡”,還拍了照。
照片里的景象和早晨看到的差不多,一片野地,但薄霧少了些。
張述桐看了眼時間,十一點鐘出頭,正是做午飯的時候。
“那好。”他緊跟著做出更多安排,“……但你一定要小心,發現不對就騎車跑。”
杜康回了個“ok”的表情,表示等他的好消息就行。
身前的隊伍還剩五個人。
自己和杜康聊天差不多花了三分鐘,而這家店的奶茶又是速溶粉做的,熱水一泡就好,哪怕把時間算的寬裕點,一分鐘做一杯足夠。
張述桐觀察女人的操作流程,推翻了前面的猜測——
之所以排起隊伍,原來不是生意有多好;
而是女人操作不太熟練,即使是最簡單的奶茶粉,也經常找不到口味,往往要翻個半天。
等終于排到張述桐了,他點了兩個做起來最麻煩的,什么布丁珍珠奧利奧全加滿,趁著這個功夫和對方聊天。
張述桐開口便是阿姨好久沒見你了。
女人倒也和善,聽見這話眉開眼笑,說那還真是巧了,我正好第一天回來,之前都是我對象在這。
她翻開一個罐子,又抱怨說你看他凈幫倒忙,沒干幾天活,反倒把我東西擺的一團亂,都找不到哪個是哪個了。
又聊了兩句,張述桐了解到是她前幾天崴了腳,沒法久站,讓丈夫臨時幫忙。
“那叔叔終于能歇幾天了。”張述桐故意套話。
“哪能啊,這不今天我剛來他就回去忙了。”
“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