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已經落地,并且發芽,這是一個播種希望以及希望發芽的過程。
或許是骨子里的種田基因被徹底的激活,云氏山莊里的每一個人,都非常的珍惜田地里的秧苗。
一些癡迷此道的人,甚至會把整天的時間都消耗在田地里,為此,寧愿少吃一頓飯都在所不惜。
看著自己播下去的種子,正在健康的生長,發芽,農人就覺得自己是秧苗的神,一個可以控制秧苗生死的神。
事實上,云策曾經告訴過他們,他們不僅僅是秧苗等農作物的神,同時,也是自己的神。
神,掌握一切,包括人的生死,現在,掌握農作物生死的是人,再通過農作物生長的好壞繼而掌握自己的生死。
這就是一個奴隸,罪囚,流民通過農業種植,轉變成掌握自己命運的過程,一群從來沒有掌握過自己命運的人,忽然發現自己開始掌握自己命運了,這種改變不吝于重生一次。
云策從未說過要給奴隸們自由,也從來沒有說過要給罪囚們自由,自然也沒有告訴過流民,他們已經沒有罪責了。
他只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行為,告訴這些人,在云氏山莊沒有什么奴隸,沒有什么罪囚,也沒有什么流民。
勞動,才是檢驗所有人身份的一道鐵閘門。
有的奴隸很會耕種,他就是農人的頭頭。
有個娼妓很會織布,她就是織女們的頭頭。
還有一個遭遇之凄慘,命運之酷毒的年輕人,他在絕境中掌握了如何能把人伺候舒服的本事,于是,他就成了溫泉村的頭頭,沒有人再去討論他殘缺不全的身體,也不再有人談論他當性奴的過去。
從長安來的罪囚們能讀書,會識字,他們自然就成了這個地方的先生,這并非是他們的出身幫助了他們,而是他們的學識幫助了他們。
老百姓的天職便是在天地間努力的求活,只要活一天,就努力求活一天,云策把他們的命運還給了他們,他們就把自己的命運掌握的很好
所謂的命運,說白了就是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能力強大了,再配合一個安穩的環境,大家的命運其實都差不到那里去。
云氏山莊就是這樣一個安穩,祥和的地方,盡管還是很窮,在普遍生活潦草的長城以北,暫時算是一片福地。
這是云策目前竭力維持出來的一種平和。
平和的時間越長,就越是有利于云氏山莊的發展,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偏偏很少有人能做到。
大漢國內亂紛紛的,不少的州,城頭的大王旗在短時間里變幻了很多次,有些州還聯合起來,向長安提出自己的要求,那些要求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下屬能向上司提出來的要求。
洛陽也不安穩,那些寄居在洛陽的大知識分子,大讀書人他們竟然提出一個論調,那就是長安已經衰落了,大漢帝國只有遷都洛陽,才能讓天下三百軍州重歸于大漢旗下。
天下洶洶,長安城卻非常的安靜,不論是皇帝,還是大司馬對目前的亂局都在冷眼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