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棠覺得自己有點爛片緣。
找上門來的都不是什么好片子,想做《畫皮2》,條件還不成熟。
圣誕的那一周,劉藝菲外出做活動,按她說的:“男朋友這么能干,又是拍片又是開公司,我不好好跟上怎么配得上。”這話哄得李秋棠跟什么似的。
李秋棠在劉藝菲離開燕京的第二天,再度南下飛往穗城,參加粵省文聯在年底的研討班活動。
他作為文聯邀請嘉賓,要在研討班上做一場名為《導演在電影創作中的作用》的演講,預計時長兩個半小時。
文聯不提前審查李秋棠的稿件和ppt,沒必要。
“明天上午開班,你做第一場演講。我們這期研討班主要有四個協會參加,作協、美協、書協和電影家協會。”
“那我講的這些其他三個協會能聽明白?”
“沒辦法,光電影家協會一家坐不滿會場。”私底下這么說是沒問題的。
而且電影家協會還不都是導演,里面還有編劇、美術、制片、演員和學者等。
李秋棠說,他盡量講的有趣些,讓別的協會也聽得懂。
“誰還沒看過電影了,總能聽懂兩句。”
第二天上午9點,粵省文聯副主席做簡單開場后,就介紹李秋棠上臺:
“今天我們很榮幸能請到我國著名青年導演,李秋棠導演來為我們做主題演講。”
臺下電影家協會的會員們已經開始鼓掌了,他們大都是沖著李秋棠來的。
但主持人笑笑:“我們有很多朋友對李秋棠導演很熟悉,但我還是要介紹一下他。李秋棠導演畢業于電影學院02導演系,畢業作品《彗星來的那一夜》曾榮獲2006年加拿大奇幻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2006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文化創新獎,2006年釜山電影觀眾獎,2007年華表獎。在剛剛結束的金馬獎上,李秋棠導演的《風聲》,幫助李兵兵和黃小明,拿下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兩項大獎。李秋棠導演連續三部電影票房突破億元,《風聲》更是獲得2.7億的好成績,成為今年國慶檔冠軍。好,讓我們歡迎李秋棠導演為我們做演講。”
臺下嘩啦啦一片掌聲,李秋棠上臺,坐到演講臺前,打開自己的ppt。
先說:“不敢說什么演講,今天只是分享一點我的經驗和感悟,大家互相學習。”
先拋出第一個問題:
“導演在電影創作中的核心任務是什么?”
李秋棠在臺上聽見了幾個答案。
“故事?故事是編劇的事,對啊,導演在干嗎?”
“構圖?那是攝影指導的活兒。我問的是導演,導演要拍什么?導演靠什么吸引觀眾?”
“這個作協的朋友應該也知道,拍電影和寫很多時候是一樣的。”
“我聽到了答案,是什么?對啊,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