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首要任務是塑造人物。”
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張夏爾洛的照片。
“這應該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形象了。卓別林的電影到現在100年,大家記住的是卓別林的故事嗎?是這個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
“編劇的劇本很多時候是非常簡單的,編劇不會在劇本里告訴你這一幕要塑造人物的什么性格,這些都要導演根據劇本拍出來。”
李秋棠慢慢講,期間結合一些電影片段和照片進行論證,還會講兩個段子活躍氣氛。
“很多人不知道導演是干嗎的,美術有人做,拍攝有攝影,故事有編劇,導演要干的,用一句話就能概括,麻煩把攝影機擺在這兒。”
這是個電影圈的段子,電影家協會的人聽懂了,其他人差點。
“……創作者負責價值觀正確嗎?我這里說的是文藝片,商業片還是要遵循正確價值觀的。不負責對吧。不說電影,說文學,我非常喜歡的一本國外,《包法利夫人》,講出軌的,但絲毫不影響它的偉大,還有《洛麗塔》,是吧,同樣是非常偉大的作品。電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如果你要賣錢,要覆蓋盡可能多的觀眾,那你的價值觀就要盡可能地符合大眾,不能挑釁觀眾的故有認知。”
李秋棠在演講中批評了某些導演的行為:“有些導演,拿著投資人的錢,說要拍商業片,要幫投資人賺錢,結果不知道是能力不濟還是故意為之,拍出來又是一部又長又悶的文藝片,上映賺不到錢,投資人虧的嗷嗷叫,他自己半點事沒有。”
李秋棠還說到了兩岸三地娛樂圈的一些差別:“我這幾個月,香江和灣島都去了,也看了。我們這邊以前叫什么文藝戰線,我們叫文藝工作者,我們被拔的很高,很受尊敬,他們那邊不一樣,他們沒經過革命,沒經過思想教育,不管多大的演員都說自己是藝人,他在這個程度上就沒提高啊,骨子里還是舊社會的下九流。
“他們不以干文藝工作為榮,覺得我就是干一份工作,好片我拍,爛片我也拍,我就是來開工賺錢的,思想境界不高他們。”
李秋棠為港臺演藝圈下結論,擺擺手:“整本的一舊社會。”
臺下哄笑,小李導演挺能說的。
回到演講主題,李秋棠接著談導演的職責。
李秋棠功課做的很足,兩個半小時的演講也算生動有趣,李秋棠甚至在現場為與會嘉賓們拉片。
他放了《小城之春》的一些片段,為嘉賓們詳細解釋了為什么《小城之春》會被譽為中國電影百年百大電影之首。
他還放了黑澤明和小津安二郎的一些作品,為不懂的嘉賓們解釋,他們兩位為什么是偉大的導演。
“講的不是很好,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多多批評,多多交流。感謝主席的邀請,今天很有幸能在這里和大家交流,謝謝。”
掌聲歡送李秋棠,主持人上臺說了兩句便宣布上午的活動結束了。
嘉賓們魚貫而出,討論著中午餐廳有什么菜吃,中午休息的時候去誰誰誰房里打會兒牌。
“辛苦李導演了。”
“不辛苦,”李秋棠收拾東西,也準備去餐廳吃飯,“你們這研討班規模挺大。”
“年底了嘛,大點辦。后天的研學你也要來。”根據行程,研討班結束后,還要去某景區做現場參觀學習,美其名曰會后研學。
“研學我就不去了,我下午就回燕京,公司還有點工作要做。”
“好好好,走,我們吃飯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