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的賀歲檔就是爛片大亂斗,唯一能看的就是《十月圍城》。
而最受業界和觀眾期待的,則是《阿凡達》。
《阿凡達》在北美首日2700萬,首周末三天7500萬的成績不算亮眼,甚至低于福克斯的期待,但畢竟還是拿到了周冠軍。
不過首周過后,隨著《阿凡達》登陸越來越多的國家,這個藍皮膚外星人恐怖的統治實力逐漸展現。
全世界的影迷都沉浸在卡梅隆塑造的潘多拉星球中。
這個卡車司機再一次革新了世界電影技術。
國際上的評論很快傳回國內,國內影迷對這部大片同樣翹首以盼。
但中影不光沒同步引進,甚至還推遲了《阿凡達》的上映,原計劃1月2日全國上映,但為了讓國產片能穩吃元旦假期,又延遲到4號。
必須延遲!
否則12月賀歲檔會被《阿凡達》沖爛,上演《十月圍城》在香江大本營的慘劇。
《十月圍城》堪稱香江版《建國大業》,群星匯聚,投資不菲,但因在《阿凡達》后一天上映,直接在大本營被藍皮膚人暴揍。
李秋棠受邀,去電影資料館提前看了片子,純血imax3d版。
重看一遍,仍會覺得卡梅隆的天才,他的天才不在于他的技術,而在于他對3d的思維理解。
卡梅隆對3d技術運用得十分克制,他不強調3d的出屏效果,他不會上來就往你臉上扔東西,讓你感受3d效果。
卡梅隆用3d營造出了空間感,2d是平的,觀眾能看出上下左右,但《阿凡達》告訴你,空間還有前后之分。
這不是簡單的景深,景深2d也能做。
而是思維上的領先。
《阿凡達》第一個3d效果出現在正片開始30分鐘后,主角接受實驗,變成潘多拉星人,蘇醒過來,由原來的殘疾人變成了一個健康的人,他高興地在地上奔跑,他的腳帶起了微微泥土,這些泥土出屏了。
這就是克制,這就是理解。
劉藝菲去外地工作了,聽說過幾天要下大雪,李秋棠也趁這幾天天氣好,飛去了韓國,看看《時間規劃局》的特效制作。
劇組殺青后,有兩個人跟在韓國看特效,李秋棠到后,兩人也有了主心骨。
“瘦了,韓國飯菜也不至于太難吃吧。”李秋棠見到其中一位同事,玩笑道。
“啥飯菜啊,這小子在韓國嚴重水土不服,病了十幾天。”
“辛苦了。”李秋棠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韓國不是有人參雞湯嗎,吃兩天補回來。”
玩笑后,三人結伴去特效公司看進度。
劇組殺青一個月,韓國這邊只能做一些不受剪輯影響的特效工作,大部分后期特效還要等剪輯的進度。
導演親自監督,特效公司很是歡迎李秋棠,晚上還給李秋棠接風。
但韓國菜李秋棠真吃不慣,不過他還是很客氣地謝謝對方的宴請,并夸贊今晚的飯菜很美味。
第二天,第二家特效公司也請李秋棠吃飯,李秋棠很客氣地謝謝對方的宴請,并夸贊今晚的飯菜很美味。
第三天,第三家特效公司請李秋棠吃飯,李秋棠很客氣地謝謝對方的宴請,并夸贊今晚的飯菜很美味。
到了第四天,之前在國內跟組的特效工程師想請李秋棠吃飯,李秋棠的助理代為拒絕,跟翻譯說:“你跟他說說,以后不要安排宴請了,一天三餐就讓我們自己吃。我們導演吃不慣韓國菜,好意我們心領了。”
翻譯把意思轉達,對方有些尷尬,他只是想表達一下熱情,謝謝導演在拍戲時對他的照顧。
在中國拍戲的那幾個月,別的不說,伙食上李秋棠沒虧待這幾個跟組特效師,全組禁酒,但有時候他們偷偷喝酒,李秋棠知道了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他們混過去。
“沒事,我們導演很感謝你們的招待,心意我們領了。”李秋棠助理再次強調沒有不給面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