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燈籠娛樂出品,環球電影發行的《永無止境》在美上映,首周三天收入1900萬美元,坐上北美周榜第一的寶座。
這個成績對大廠來說不值一提,但對于一家初創的小公司來說,這個成績就是一場救命的及時雨。
首周三天收入1900萬,北美有望突破7000萬美元,那么全球票房就大概率能破億美元。
要知道,《永無止境》的成本只有2500萬美元,且這是燈籠娛樂第一部上映的電影,若能成功破億,對公司,對邁克爾·林恩個人,都是開門紅!
《永無止境》現在的成績只能說不錯,爆肯定不算爆,所以國內觀眾除非長期關注北美市場的影迷,不然還不知道這部電影。
但國內業界很多公司陸續知道了。
李秋棠從來沒掩飾過自己在美國有一家制片公司,甚至還向許多投資人爭取過投資。
現在《永無止境》取得佳績,正是李秋棠吹牛的好時候。
2500萬美元的成本,有望取得全球破億美元票房,這收益率在電影圈非常不錯了。
國內很多公司的目光看向了燈籠娛樂,他們需要一艘出海的船。
但表現出熱情的始終是華藝、光鮮等有資本有實力的大公司。
甚至中影、上影等國有大廠也想參一腳。
只是一部電影成功了而已,現在上船會不會太早了?
對于其他中小規模的公司來說確實太早,但對于大公司來說,這個風險值得冒。
再說了,燈籠娛樂的老板李秋棠還得在國內混,燈籠娛樂跑不了。
光鮮和秋天最近,所以王常田最先約到李秋棠。
王常田和李小萍一起請李秋棠喝茶聊天,意思很明確,要和燈籠娛樂一起做合拍片。
中美合拍片很早就有,《功夫之王》也算某種意義上中美合拍,但中美從投資到制作再到發行的全程合拍還沒有達成。
王常田作為業界大拿,看到了這塊肉,想咬第一口。
他也不知道中美合拍有沒有利潤,但總得嘗試。找李秋棠總好過找不熟的華納、福克斯等。
王常田不知道,李秋棠知道。
中美合拍確實是個很大的風口,但成功的合拍片少之又少,李秋棠也沒把握能做好這塊業務。
李秋棠心要黑一點,裝模做樣出兩個項目,和邁克爾·林恩聯手坑光鮮一筆錢不是做不到,但這種事還是少做為好。
對光鮮更是不能做。
因為李秋棠看中了光鮮影業總裁張釗!
李秋棠已經打聽到了,張釗不滿光鮮影業打包進光鮮傳媒進行上市,認為打包上市影響了張釗對光鮮影業的定位和對產業的布局。
但光鮮要上市,光鮮影業就必須打包進光鮮傳媒,王常田也知道張釗的意思,但在上市大計面前,他還是選擇違背張釗的意愿。
張釗已經有了辭職想法,李秋棠要挖他來秋天影業,秋天影業不存在這種憂慮,秋天影業是母公司海棠國際下的獨立子公司。
這時候不能對光鮮下黑手,不然后面怎么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