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棠也說中美合拍會是下一個風口,但他拿不準。
“從市場看,中美合拍話題度高,噱頭大,好融資,但我從一個導演的角度,從創作的角度看,中美文化隔閡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劇組拍攝聽誰的?恐怕到時候還是聽美方的,他們那么強勢,我們的團隊敢跟他們爭什么?中美兩國劇組的工作方法工作習慣也不一樣,這種磨合起來最要命。”
李秋棠在美國劇組工作過,他深知好萊塢劇組的工作習慣跟國內的完全兩個樣!
在李秋棠看來,好萊塢劇組工種細致的太變態。
比如拍雨戲拍水戲,演員身上沾了水,放在國內,演員自己隨手拍干凈就行了,但在好萊塢不行,劇組有一個工種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為演員拍去身上的水滴。
劇組要為這個工作人員開工資。
而這樣在李秋棠看來完全沒必要存在的工種,好萊塢劇組少說有十幾個。
在李秋棠這里,這不叫工業化,這就叫變著法的撈錢!
“《功夫熊貓》的確是個很好的例子,但《功夫熊貓》太特殊了,我的燈籠娛樂畢竟是一家美國公司,立項肯定以英語片為主,我那公司才開沒兩年,想吃合拍片的肉都可能吃不到。”
李秋棠又一笑道:“再說了,王總,我秋天影業在那,就算做合拍片,我也肯定緊著自己的公司啊。”
道理是這么說,但王常田不相信李秋棠不知道分散投資分攤風險。
但王常田看李秋棠不像在打馬虎眼,李秋棠好像真的看不清中美合拍的前途。
王常田也就暫時把合作放下,但還是說,希望以后加深合作。
秋天沒有光鮮規模大,發行能力也弱于光鮮,但光鮮制片能力沒秋天強,光鮮現在仍以投資和發行為主,自己制片的成績不太好。
去年開始光鮮簽了陳嘉尚,希望借助香江成熟的團隊補足自己的制片能力。
說起這個,王常田還說劉藝菲拒絕《四大名捕》很可惜:“想著改個女捕頭電影看點會多一點。”
這樣改編很大膽,但未必不能嘗試。
看起來王常田還不知道劉藝菲和李秋棠的關系,李秋棠也不主動說,直道:“她接了新戲,檔期沖突也沒辦法。”
王常田知道她又接了一部演美女的偶像愛情片,還為劉藝菲感到不值呢,覺得演偶像愛情片沒演女神捕好。
其實王常田說的也在理,女無情確實更具挑戰性,也更吸引演員。
但李秋棠裝模做樣為劉藝菲辯解:“她這個年紀太適合演這種戲了,趁著年輕多演幾部青春愛情片,漂漂亮亮的,和帥哥談戀愛,比較穩妥。”
這也是李秋棠一直跟劉藝菲說的,不要急著表現演技,突破自我。
二十幾歲的劉藝菲就去演美女,就演小姑娘談戀愛。
這條賽道誰演得過劉藝菲?!
況且劉藝菲接連演的兩部青春愛情片都算精品,一般人想演李秋棠還不給呢。
結束和光鮮的談話,李秋棠又接到華藝的邀請,王中軍同樣想和燈籠娛樂合作。
但華藝胃口明顯比光鮮大,華藝要入股燈籠娛樂!
這民營第一就是不一樣啊,出手都比別人大方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