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慶功會也是社交場。
有很多平時很少見面的人當天都賞光來了,秋天影業各高管在抓緊時間談合作。
李秋棠這個老板身先士卒,他還在游說張釗。
張釗這種人才,不可能只有他一家盯著,秋天影業肯定不是其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但李秋棠自問應該是最懂電影,最能和張釗聊到一起的。
到了張釗這種程度,薪酬和股權已經打動不了他了,他要圖錢,待在光鮮只會賺得更多,他要的是一個平臺施展他的電影抱負。
“那群做互聯網的不懂電影。”李秋棠知道樂視的賈總也在挖張釗,“他現在說的什么全生態全產業鏈聽著是很有前景,但我就說一點,他那套東西基本就是要做自己的電視臺,廣電不會允許,你也是影視行業的老人,應該知道這里面的阻力有多大。”
“……互聯網只能作為電影行業的工具,不能主宰電影,電影還是不同于其他商品,不能單靠資本驅動,你開個廠做個包做個衣服,流水線上的工人可以一茬一茬的換,只要工藝在產線在,產品不會出什么問題,但電影不行,你換個導演,換個團隊,同樣的劇本,拍出來的東西就是兩個樣。”
這些道理張釗何嘗不知道。
“我說現實點,國內的環境不允許出現迪士尼和福克斯這樣的傳媒巨頭。”
張釗一根一根抽著煙,點點頭,他在傳媒行業混了一輩子,當然知道這些。
“還是得回到內容上來,產業布局我們也在做,制片能力我不吹牛,別看我們秋天規模小,但每年也能出不少片子,我有信心在未來五年內做到行業第一梯隊,我美國還有一家公司,和環球關系也挺好,環球一直想跟我合作,但他們胃口太大,我暫時沒答應。”
不光自夸,李秋棠還把樂視的模式拆解給張釗聽,包括樂視的高負債,李秋棠最后預言:“樂視一定會倒,他的模式說好聽點叫超前,說難聽點就是不切實際畫大餅,是很誘人,但真的落不了地。
“你看看哪家電影公司老總會像他那樣吹牛比,華藝現在發展的多好,王家兩兄弟都沒他吹的厲害。行業第六的規模,卻有行業第一的利潤率,這里面要說沒問題,誰信?”
張釗又續了一根煙。
李秋棠說:“我和曹萍大姐都是做內容出身,公司管理確實不太擅長,你來秋天幫我,我和曹大姐抽身出來專心做項目,肯定不會跟你在光鮮一樣,還要受李小萍的制約。”
“我明天飛美國,跟傳奇談一個項目,想做個中美合拍的超級大片,投資近2億美元,你要愿意,這個項目你來做,國內沒有哪家公司操盤過這么大的合拍項目,光鮮不行,樂視更不行。”
張釗對這個合拍項目有興趣,2億美元投資的超級大片,確實很有挑戰性,遂多問了兩句。
有興趣就好辦,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在畫餅,李秋棠遂把這個項目說給張釗聽。
“傳奇的機甲怪獸大片,托羅導演,前兩天慶功宴上傳奇的一位副總裁跟我說的,投資太大,傳奇想找人分攤。你也知道我美國那個ceo邁克爾·林恩跟華納不對付,傳奇就找到我。”傳奇是華納的資金奶牛,兩家公司合作了幾十部片子,邁克爾·林恩跟華納有仇,他個人不會投華納的項目。
“托羅出了名的干活兒慢,成本越拖越高,傳奇有點受不了,但我看了劇本和他們的一些設計稿,成本控制在2億美元絕對能做,我想參一腳,做成合拍片。”
張釗這一會兒就抽了半包煙,說自己再想想。
樂視規模大,資金充足,但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毛病,他去樂視就算賈老板放權,他也不一定能充分調動樂視的資源,光整合內部就要花費他大量的精力。
但秋天不一樣,規模雖小,但靈活,兩位創始人都是做內容出身,知道影視創作規律,不會瞎指揮瞎弄權。再加上秋天和光鮮早有合作,公司內部對張釗都很熟悉,張釗來秋天,能節省很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