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李金玉也來湊熱鬧了,哼著一曲川劇經典的《空城計》,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行兵好似布棋陣……錯下了一著棋悔之不贏……”獨特的唱腔韻味十足,講的是諸葛亮因為誤用馬謖,失了街亭之后,不得不布下空城計,嚇阻司馬懿的故事。
諸葛武侯在川省人民的心中,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川省有馬超東路、馬超西路、黃忠小區等等,但是諸葛武侯,直接就是一個大區,武侯區。
據說川省政府打算修路,根據規劃路線要占用昭烈廟,就是祭祀劉備的廟,因為涉及到歷史遺跡,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對,但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所以就發生了爭執,討論其中的利與弊。
就在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有人突然來了這么一句:“可是武侯祠還在昭烈廟里呢。”
一瞬間,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最終,路線就重新規劃了。
至于武侯祠為什么在昭烈廟里,也是有歷史淵源的。最開始,是分開的,但一千多年來,川省人民基本上只祭祀武侯,導致昭烈廟門可羅雀,后來朱元璋的兒子來川省當蜀王,見到這個情況,就將武侯祠搬遷到了昭烈廟中,說一起祭祀,一起熱鬧。
但即便如此,大家去漢昭烈廟,也基本是祭祀諸葛武侯。
李金玉身為村長,也是要排隊的,一邊哼著《空城計》,一邊遙遙和李響點頭示意,然后坐在了隊伍的后面,和村民們閑聊。
老人們都喜歡聽戲,有幾個老人就和李金玉“比劃”了起來,聊得興致勃勃的,不時還傳出幾句,引得遠處的人都回頭。
大家很感慨,這多少年都沒有開臺唱戲了?
“金玉啊,你的京劇其實比川劇唱得好,給我們來一段《鍘美案》唄!”有人提議。
李金玉很有些意動,《鍘美案》可是他的拿手好戲,年輕的時候唱得最多的,只是擺了擺手:“唉,老了唱不上去了,而且沒有鑼鼓家什配樂,少了那種感覺,更加不行。”
在臺上,有伴奏,那自然是不一樣的,那種激烈的樂曲,鏗鏘的鼓樂聲,推著你就往上飆,能夠讓人超神發揮。
李響的聽力極為敏銳,遠遠地就聽到了,不由高聲叫道:“那就把人湊起來,大家演一場!”
李金玉揮了揮手,遺憾地叫道:“湊不齊人嘍。”
李響說道:“沒事,還有年輕人可以接班嘛。”
“現在的年輕人誰愿意學啊?”李金玉搖了搖頭。
確實,一般的小年輕也不愿意學這個,而且都在大城市里打工,一年上頭難得回來一趟,然后又要匆匆離家。
不過,李響琢磨著,可以嘗試組建一下。
自己能算一個,外公也可以算一個,然后其他的再湊幾個老人,雷家溝的幾個年輕人都不錯,去問問看愿不愿意,以老帶新,湊一波接班的人應該沒問題。
雷家明也在做自媒體,老是表演武術有什么意思,吹拉彈唱,傳承經典才更有吸引力嘛。
當然,雷家的家傳武藝,也是值得傳承的。都屬于傳統文化。
唱戲的戲班子,樂隊往往很龐大,一些實力強的,比較講究的樂隊,光是樂器就數十種,人員配置也數十個,甚至有百人大樂隊合奏。那氣勢,那場面……
但李家村這種農村的戲班子自然不可能那么講究,李金玉家里的鑼鼓家什,李響小時候去他家玩也見過,也就不超過十種,找找人應該還是可以湊齊的。
實在不行,三五種也能勉強演一場。
這正直播呢,李響和李金玉剛才的對話,自然也被粉絲們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