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除者的危害要比異體生命更加直觀,加上它表現出來的特性,某個方向便呼之欲出了:
大規模的人口失蹤事件!
準確來說,是以恒星系起步,上限不設的失蹤案件!
而與此同時。
另一邊。
剛剛回過神的米洛看了眼周圍的設備,又想到了另一件事:“對了,喬科文和這艘飛船該怎么辦?”
“按照顧維之前的說法,喬科文他們在的那個‘世界’有破口,所以才能和我們進行交流——信息的傳遞需要信道,咱們是不是能順著信道把他們救出來?”
“而且這活兒咱們也不一定白干,大可約定好報酬以后再做嘛。”
米洛的想法很簡單。
現宇宙中的信息傳遞無法超越光速,它的本質原因就是因為信息通過波包傳遞,其實際傳播速度由波包的群速度決定。
這里的波包就相當于信道,也就是有通信通道,信息才能彼此交互。
除非涉及高塔模型或者星語者平臺,否則在現宇宙里這句話可以視作公理。
而此前喬科文與米洛雖然是通過星語者平臺完成的交流,但整個事件的核心在于擦除者建立的虛擬世界不完善,導致部分信息從破口泄露出了出來。
既然如此,那完全就可以通過信道把他們接引出來嘛。
并且在接引之前雙方還可以先約定好價錢,不說大賺特賺那么夸張,至少能小賺一筆。
“這你就別想了,”然而聽到米洛這話,槿卻搖了搖頭:“至少在已知世界中,他們早就死了,沒有任何復活的可能。”
米洛頓時眉頭一皺:“為什么?”
槿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一旁的顧維:“你還記得當初顧維剛露面的時候,我們為什么不直接破譯他的思維嗎?”
米洛看了顧維一眼:“當然是因為意識這玩意兒的.等等!”
說著米洛驟然明悟了什么,盯著槿說道:“你是說喬科文他們的自指性被破壞了,所以沒法回來?”
“沒錯,”槿伸手摸了摸身邊的一張金屬桌面:“重新構造肉體倒是簡單,比如上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培育新軀體,又或者3d生物打印重建腦組織都能做到——只要確保神經回路的生物兼容性就行了。”
“意識傳輸也不是問題,通過高頻觀測逐步鎖定意識態的坍縮方向然后搞個閉環反饋控制系統,這操作我在四歲的時候閉著眼睛都能做成,頂多因為阻抗失配而出現部分失憶的小毛病。”
“但意識的自指性卻是一個沒法修復的致命難點——之前我就說過了,擦除者的技術原理與單純抽取意識然后模擬一個環境搞催眠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它是徹底破壞了自指性后的世界重構。”
米洛默然。
盡管他不是槿那樣的學霸,但作為一名合格的船長,他對于一些概念卻也并非全然陌生。
比如意識只能傳輸,破譯后無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