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
意識的自指性。
這也是船靈大多使用意識而非人工智能的核心原因,沒有之一。
自指性簡單來說就是意識具備自我指涉的能力,例如反思“我在思考”。
外部觀察者若想完全破譯意識,就必須跳出該系統框架,但這會導致破譯工具本身成為新的自指系統,陷入無限遞歸。
在顧維穿越之前,自指性也是一個非常前端的話題——涉及到物理與哲學,但本質是一個非常非常正經嚴肅的物理話題。
因為你不管從量子力學、圖靈機視角還是拓撲角度出發,都沒法突破它的限制。
比如量子力學。
如果意識是量子態的坍縮媒介,其自身狀態與被觀測對象綁定。
破譯意識需要將其作為被觀測對象,但觀測行為會改變意識的量子態(類似量子芝諾效應),導致破譯結果失真。
拓撲結構則是因為意識可被建模為高維流形,其自指性表現為流形上每一點的局部結構均隱含全局信息。
你想要破譯局部信息就必須預設全局背景,但全局背景又由局部構成,形成自指閉環。
顧維穿越前的數學界構建過之前提及的阿庫別瑞度規.也就是超光速引擎,論證過黑洞乃至白洞的特性,甚至連m理論那種精美到極致的世界框架都整出來了,但在自指性面前依舊束手無策。
隨后槿頓了頓,繼續說道:“現在的喬科文他們就等于完全被開源的代碼,誰都可以在里面加點東西,哪怕是非主動的信息也同樣如此。”
“舉個例子,他們看到一顆蘋果的時候,蘋果的底層代碼會在他們腦海中解構并且重組成無數新信息,前一秒是蘋果,后一秒就會變成黑洞——而且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蘋果,他們所見的一切東西都會無規則變化。”
“同時他們無法通過【我是不是人】這樣的反思行為定位自身狀態,無量的重組信息最終會導致超載宕機——除非你能不計成本的每0.01秒就重塑一次意識。”
米洛沉默了一會兒:“那他們就只能一直待在那個缺破空間里了?”
“呵你啥時候這么天真了?”槿冷笑了兩聲,直截了當的戳破了米洛幻想:“擦除者就是因為沒有足夠能量構建不出完整的世界才翻了車,現在擦除者已經被釣魚佬之怒收走,你覺得那個世界還能繼續存在?——能量靠你提供是吧?”
滴滴滴
仿佛是為了驗證槿的說法。
槿話音剛落,米洛的星語者平臺便響起了急促的提示音。
來人赫然便是
喬科文。
注:
白天還有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