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封測資格,所以抓住了機會,機緣巧合的得到了目前的地位。
拉起組織維持市場秩序,可能只是為了尋求一種成就感,找到一種認同感。
但是現在的結果是,他們不但沒有得到認同感,反而被玩家攻擊了,然后還被官方警告了!
我免費幫官方維持市場,為普通玩家謀福利,但是你們竟然這么對我!
既然如此,我們還管你們的死活做什么?我放生了,我不管了,你們愛怎樣怎樣!
有了這樣的判斷之后,商人們開始逐漸有所行動了。
對于商人而言,最快的方式獲取利潤,就是第一目的。
所以在雪海似乎在和官方慪氣,市場價格已經飛漲的極限,進入有價無市狀態的時候。
市場上開始有貨了。
商人開始試探性的出貨了。
小批量的嘗試,擺上交易市場。
而價格,在當前的基礎上,再次提高了一半。
就這樣,剛剛上架的幾件裝備,馬上就賣出去了。
看著效果可以,商人們馬上繼續拋售。
如果市場上的普通有貨的玩家,單純的一起出售貨物,只能讓價格下跌,最終可能會穩定在原來價格的兩到三倍左右。
因為普通的玩家,會互相競爭,為了快點賣出去,他們會不斷的降低價格。
但是商人們是有計劃,有組織的,他們不會讓價格這么降下去的。
他們在出貨的時候,不但不會降價,反而還會不斷的拉高價格。
賣出去一批之后,新上架的貨物,價格會比原來更高。
如果有野生的玩家同樣上架了物品,價格還很低的話,他們就會馬上買回來,讓市場上不出現價格低的商品。
讓普通買家認為,這個價格在不斷的上漲,買的越晚,價格越高。
并且,他們會放幾個價格特別高的,在最頂上掛著作為價格參照物。
比如說,40級的綠裝,正常出貨價格是5金,那么他們會放好幾個10金左右的在交易市場上。
這個目的,是拉高普通玩家的心理預期,讓他們覺得,我們只要比10金便宜了一半了,肯定是不算貴的。
但是實際上,40級的綠裝,原來頂多賣到1金,就算是雪海退出之后,正常漲價的話,最多也不會漲到5金這么高,更不可能到10金。
原來的時候,10金已經能買藍裝了。
就這樣,商人們在出了一批裝備,獲得了大量的游戲幣之后,加上他們原來囤積的游戲幣,他們很快就再次改變了策略。
確定幾個消耗不大,但是又有硬性需求,而且產量同樣也不是太大的材料。
一口氣將零零散散的低價格散貨全部買走,然后自己上架幾組價格稍微高一些,但是數量特別大的。
這幾個材料,普通玩家一個人可能只需要幾個,十幾個,他們一次上架一千個一組,要買就是一千個。
這樣的話,幾乎沒有人去買這個一千個一組的材料。
然后,他們會再上架10個到50個一組的同樣材料,但是價格,會比正常價格高出5到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