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里,凌云便對太一與五帝說道:“這些就是我從赤書玉字中拆解演化出一些神文,本我命名為先天神文,你們來看看怎么樣?”
說著,就把這些從赤書玉字中拆解演化出來的先天神文分別傳遞給太一與五帝。
“果然是妙!”太一與五帝都是懂得赤書玉字的人物,看到凌云傳遞來的先天神文,立刻就知道這些先天神文的妙處。連云中君也感覺到這些先天神文非常奇妙,隱約有不可思議的妙用。
當中的夜字也被眾人看在眼內,這枚夜字神文果真如同凌云所言,隱約像一片天幕,遮蓋在頭上,其下有生靈與物含藏包養,有一種斂藏生息,予物休息的感覺。
看到先天神文的‘夜’字,太一對五帝與凌云感嘆道:“原來師兄早有成算,竟然能把赤書玉字拆解演化,這個夜字的確符合那黑暗的玄妙!”
凌云心中不禁捏了把汗,訕訕一笑。心道:“你說我高明,卻不知道我只是因為前世這么稱呼,所以才把這稱呼安到光明與黑暗的頭上而已!”
這時,青靈始頗有深意地瞥了凌云一眼,他也沒有多說什么。
太一看著數十個字符,心中不禁一動,隱約似乎有些靈感,不過那靈光一閃而逝,一時間卻沒想到什么。
這時,凌云在一旁感覺尷尬,就打岔說道:“既然定下了晝夜運行的尺度,太一師弟有沒有再定下更大或更小的時間尺度?”
被凌云這一打岔,太一也就忘記了方才的靈光閃現。
聽到凌云這么一說,太一環顧一番,略微沉吟一番,方才斟酌著說道:“我以日月行一度為一晝夜,那么合日月行三百六十度為一圓,圓外再添五度,為五位弟弟的五曜星辰,記為三百六十五度,合三百六十五度為一載。怎么樣?”
“不錯!”五帝與云中君紛紛稱贊道——這個辦法妙!
凌云聞言,心中默默一想,這樣也可以,不過這樣一來就少了月和時的時間計量了。但是這天地運行與后世不同,自然也就導致與后世的計量方法不同,也許未來自然就會出現新的計量方法。
不過,既然太一定下比一日更大的計量,那么應該還有更小的計量。凌云便問起比晝夜更短的時間如何計量。
太一想了想,便說道:“我把一晝夜分為十二等份,計為十二時,白晝六時,黑夜六時,這樣就能得到比晝夜更短的時間了!”
這樣一來,年日時的計量方法就全了,除了少了一個月份計算之外,其它就沒有什么差別了。
后面一段時日,因為隨著晝夜運行的緣故,凌云八人竟然得到時光本源的青睞,漸漸凝聚成時間大道的本源。而八人當中,就數太一所得時間本源最多,因為宙極之鐘就在太一手中,所以時間本源優先選擇太一。
不過五帝與太一并非是以時光為根本的,所以這些時光神位便被五帝送給了太一,云中君也并非時光類的神靈,也把時光神位送給了太一。只有凌云,把這時間之道納入造化之道當中。
隨著時間之道納入造化之道,凌云感覺自身的造化之道發生了奇妙的變化,隱約間似乎有一種獨立物外,不隨四時凋敝的感覺。
這些且不去說它,凌云的道行修為更進一步,能察覺到天地間的光暗復歸平衡。主持天地晝夜運轉的眾人身上都匯聚了大量的功德,這是規則完善,陰陽復歸平衡,天地對于眾人的獎勵。
凌云也好奇之下,把這功德與他前世所積累的功德相互比較了一番。他就發現若這種功德掰開了說,其實就是天地本源的青睞,能保護功德加身的神祗,甚至能穩固神位。
這與他前世的功德隱約略有區別,前世的時候他能察覺到,功德有辟易諸邪,鎮壓氣運,調解因果等等許多妙用。但是目前這些功德,除了保護生靈之外,只有一個穩固神位的作用,凌云也不知道是什么緣故才會如此,只能留待日后慢慢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