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首山到底是符道開脈第一個修行的人,凌云對他提點道:“首山首領,這番修行你卻是操之過急了,已經導致修為有些不穩。等安定下來后,千萬要好生打熬磨煉一番……”
首山也不是沒有智慧,只是他的見識限于目前來說,仍舊不夠成熟,也不知道未來長遠的計較,所以顯得有些急躁。當他面對凌云的囑咐時,首山不敢怠慢的把凌云的一切教誨全部虛心接納,并把所有指點都暗暗牢記在心。
看到首山虛心接納建議的態度,凌云不禁暗暗點頭:“到底不算是無可救藥,若是能好好打磨一番,將來還是有所成就,未必不能綻放異彩!”
吩咐首山回去后,好好打磨修行的根基。接下來暫時沒事可做的凌云,一邊琢磨著架構神道符箓體系,一邊在部落里傳授再度修改完善后的符道修行法門。他指點著部落里的神人族,開始凝練神道的本命符箓。
哪怕是有著能無障礙傳授信息的先天神文,也沒辦法一蹴而就就讓整個部落學會修煉法門。沒有首領首山那樣的聰明才智,凌云教授部落里的神人族們時,必須得花費更多的心力。
當凌云好不容易為整個部落,將全部功法講解清楚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
在這期間,有一部分人在傳授傳授符道過程中,踏上了修煉的正軌,正慢慢向著凝練神本命真符踏步前進。剩下的那部分人,也在未來的一年半載中,相繼成功踏入符道大門。
所幸的是部落里的人比較安分,不會人會像首山那樣整出一些幺蛾子,讓他也是輕松了不少,要不然他可就頭都大了!
不論是符篆仙道還是符箓神道,都為凌云一手所出,全部歸屬于符道一脈。在傳播符道的過程中,那些成功踏入符道大門的神人一族們,全都在不知不覺中,為他貢獻出了點滴的氣運。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雖然每個人給他貢獻的氣運并不算多,但是積少成多之下,也為他增添了不少符道氣運。
借此氣運增強之便,凌云順利琢磨出了需要架構的神道符箓體系。
此時的靜室當中,就見凌云端坐在云床之上,整個人持身坐定,兩手抱攏,恍如囊括著宇宙一般。他的頂門上現了一片云光,那云光清亮如水,約有一畝田大小,云光之上托著一道太乙真符。
只見那太乙真符恍如混元太極,內里有無數道文流轉不定。在太乙真符周邊,有八團明光閃爍不定,其中隱約有玄妙道理流轉不休。
元神忽的擴散開來,凌云感受到八團明光中,所蘊含的各自玄妙:或如蒼穹,深邃高邈,或如大地,廣博載物;或如水液,靜而柔潤,或如烈火,燥而升散;或如清風,動而無痕,或如雷霆,正大剛強;或如連山,沉重綿延,或如大澤,聚流孕生。
八種玄妙道韻匯聚在明光之中,即將逐漸凝聚出某種形態。但是凌云并未讓它們繼續自我匯聚,一點元神分化為八,分別落于八道明光之內。八道明光受此干涉,頓又生出新的變化,隱隱約約可見一點符箓之形顯現出來。
借助一點元神聯系,凌云能感受到乾元神符的深邃廣大,坤元神符的厚重博大,坎元神符的靜斂柔潤,離元神符的燥熱發散……
八種神符各有玄妙,分別代表著八種玄妙道理。這些道理相錯相合,能演繹出無窮的變化。
當他構架出這個神道符箓體系時,太乙真符內部的符箓體系,似乎從冥冥宇宙中獲得了大道法則加持。原本整個建立在太乙真符內部的獨立符道體系,頓時產生了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