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忽然一點靈光萌發綻放,那光初時并不強烈,只有微微一點,仿佛風中火燭,幾乎要在下一瞬就會熄滅。但是當這一點靈光萌發后,寂寥的虛無便不能再侵蝕他的心神意識。
伴隨這一點靈光萌發,似乎激發了這里孕育萬有的機制,忽然有一點氣流自靈光中誕生而出,這一點氣流猛地膨脹開來,化為一方風景無邊的山水世界。靈光在山水世界中凝聚成形,化為了凌云他自己的形態。
抬頭看著這方世界,凌云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明悟:“‘無’包含著‘有’,而‘有’存在于‘無’中。宇宙誕生后,‘無’并非消失了,而是隱藏于‘有’的另外一面,‘無’被‘有’所覆蓋。”
“若是將‘無’到‘有’做個排列,最上層的是‘無’,‘無’下面就是太易,太易下面橫隔著太初,太初下面橫亙著太始,太始下面覆蓋著太素,太素下面就是太極。太極動而分則為宇宙,則生天意;太極靜而合則為混沌,則為天道。天道太極上系太素之微渺,下達宇宙之萬有,實乃承接大道所生。”
細細回想剛才的景象:“方才我穿越太極,達到那方‘虛無之境’,應該就是誕生宇宙的根源,也是隱藏在宇宙另外一面的‘太始之境’,被叫做‘無邊玄妙方廣世界’的地方。其中具備了一切的宇宙概念,但是卻并未萌發,而是處于將生未生的狀態。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元神存在下去,而不是在進入的一瞬間就被虛無徹底泯滅,回歸至‘無’的狀態。”
思及此處,凌云也不禁暗暗慶幸:“幸虧這里是已經具備萬有概念的‘太始之境’,若是再往前一步,到了連時空也不存在的太初之境,恐怕我會瞬間消失在其中。”(前文說過,先天太初還未誕生時空,太始后才誕生時空,但是太始的時代,過去未來渾然一體,時間沒有流動,剎那即永恒,永恒即剎那,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分別。)
暗暗慶幸了一陣,凌云抬頭望向這方心相世界之外,看著外界的空虛寂寥,同時思忖道。
“這里的狀態極不穩定,向前演化就是誕生天地萬物的太極,向后退轉就是萬有歸墟的空無。通過這里可以前往太初,乃至于更加貼近‘無’之貌的太易。若是我所思無差,我所求之‘道’,應當就在那更加貼近‘無’之貌的‘太易之境’里面吧?”
比起‘太始之境’更加虛無的‘太易’,凌云現在連太始之境都沒有完全摸清,也想象不出太易的形態是什么。更別說是去去‘太易之境’探尋大道了!
“眼下還是先將這里摸索熟悉,以后證道大羅之后,才能涉足到更加深入的太初之境,乃至太易之境了。”
凌云略略在這里停留了一陣,隨后便直接將本命世界搬了過來,停駐在這方太始之境當中。
這里的虛無雖然具備強大侵蝕之能,不過中千世界已經能夠抵御住虛無地侵蝕。而且將中千世界搬到這方太始之境以后,世界就無需要再從宇宙中汲取元氣了,直接從這太始之境中吸納先天太虛真氣,就能轉化成各種所需的元氣了。
等到安頓妥當,凌云的元神便離開了這方境界,回轉到了自己的肉身里面。
肉身之外,正守著凌云的乾坤道人,目光毫無阻隔地看透內外,清楚看到了一切動靜。當他看到凌云沉浸在太始之境時,差一點就忍不住要出手了。但他還是強行按捺住了出手的想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等到本尊元神在‘太始之境’中穩固以后,他才放下了手中一直掐著得印訣。
等到本尊元神回歸肉身,凌云睜開眼睛。恍惚中,一念聯系上太始之境里的各種道果,凌云才恍然有所了悟:“這便是我所證得的太乙之境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