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二十年六月,涪陵郡,涪陵縣西北的一片大山里。
山下的溫度已經開始上升,河谷地帶更是有了悶熱之感。但是在這平均海拔超過一千五百米的大山深處,依然有著深深的涼意。
一處深可沒膝的草叢里,雖然沒有風,但仍然有著輕微的晃動。在草叢前面一處較為空曠的地帶里,一只可憐的梅花鹿被綁在一個木樁上奮力的掙扎著。
“太守,那大蟲過來了。”
“嗯,鷓鴣叫,讓樹上的兄弟們準備。”
涪陵郡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自關儀到任后開展起來,迄今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涪陵郡已經悄然的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就是全郡上下,但凡人類可以到達的地方,各種蕨類植物都倒了大霉:關儀雖然明確的說明只是蕨菜的根可以用來磨粉做蕨粑。但是長期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涪陵郡百姓們可管不了那么多。在有人響應太守的號召做出了蕨粑并且切實的填飽了肚子之后。聽到消息的百姓們都瘋了:原來我們的土地下還有這樣的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然后大家就把所有相關、類似植物的根統統翻了出來進行自我發揮般的再創作——結果當然是比較悲劇的。哪有那么多的根莖可以直接食用的?在搞出了不少食物中毒的事件后,老百姓們逐漸的接受了關儀的說明:暫時就這一個種類的根莖是可以食用的。以后有沒有新的發現,等老子的通知。
對于關儀來說,他也再次對本民族百姓們的創造力表示了驚嘆:這才兩個月啊,蕨粑已經有了純蕨粑、混米蕨粑、混麥蕨粑等諸多種類,連蕨根粉都出現了:果然,我們這個民族在吃這方面,天賦全球第一。
現在關太守在涪陵郡的威望一時無兩,連帶的那除惡水令也得到了徹底的貫徹,由此帶來的就是腹痛癥患者的急速減少和各種寄生蟲病的大量絕跡,這就再一步提高了關太守在民間的威望。短短兩月時間,已經有零星民間傳言說,關太守是諸葛丞相轉世什么的了。
這個世道的老百姓,實在是太好滿足了。
但是關儀非常的清楚,蕨根這個東西只是應急的食物。這玩意的根系生長緩慢,實在是幾千年來大家都沒發現這玩意可以吃,所以現在看起來有很多。真要全民長時間大挖,遲早供不應求。而且這個東西能夠提供的能量太少,副作用真的不要太多。所以,這東西只是自己的土豆數量積攢到一定程度之前的替代物品罷了。
嗯,明年,明年春天老子大概就有上萬顆土豆苗了,那時候可可以先在涪陵縣大面積種植了。
但是種植土豆也就是解決個溫飽,而且土豆這東西做主糧……好吧,雖然21世紀的華夏農業部也一再提倡土豆主糧化。但是對于華夏人的腸胃來說,這東西若是沒飯吃的時候果腹是可以的,有飯吃的時候當菜吃也是也可的。但當成水稻、小麥那樣的主糧,嗯,還是搖頭比較快一點。
所有的穿越者都是驕傲的,因為其見識碾壓整個時代嘛。即使是關儀這樣胸無大志一心就想保命的家伙,當他主政一方的時候。其著眼點也從來就沒有局限在“溫飽”二字上。
要使自己治下的老百姓突破溫飽齊奔小康,有些事情必須得未雨綢繆,提前做起來。
比如,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