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但愿鎮西將軍那邊,白水關還在手里,不然的話……”
十二月十八日,在長安坐鎮的杜預接到了荀愷的報告。
曹魏的豐樂亭侯杜預杜元凱,這一年四十一歲(實歲)。現在的職務是鎮西將軍府留府長史——當鐘會出征的時候,他留在長安主持整個伐蜀大軍的后勤保障工作。
雖然和荀愷那讓人眼花繚亂的家世比起來,杜預的家世稍微弱一點。但也只是稍微弱了一點。
他的祖父是曹魏名臣杜畿。父親是以清廉耿介聞名的杜恕。他自己娶了司馬昭的妹妹,屬于司馬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
杜家作為雍州頂級的世家,家學淵源。加之本人天分奇高又刻苦努力。所以即便是在人才濟濟的司馬昭相府里,他也是出類撥萃的。
他是魏晉時代著名的文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軍事家。在歷史的本位面,羊祜去世之后。他成為西晉荊州方面軍的統帥,是后來晉滅吳戰役中三大前敵指揮官之一。
當然,這些事情現在還沒有發生。現在的杜預,在軍事上的天分并沒有表現出來,而且作為一個甲亢病的深度患者(杜預有甲亢,脖子極大,史書有明確記載),杜預先生身體瘦弱,騎不得馬,拉不開弓。所以這個時候,他只是一個后勤保障官。
雖然如此,但當杜預接到荀愷的報告后,立即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危險。
“糟糕!這下子鐘士季的十萬大軍陷入牢籠之中矣!”杜預不是白癡,他根本就不會寄希望于白水關還在己方的手里。在他看來,敵人既然有這么大的決心孤軍深入陽安關,怎么會不清楚要同時拿下白水關?
反應是很快,判斷也很正確。但是有什么辦法呢?
答案是:沒有!因為現在杜預的手里,基本上沒兵!確切的說,他手里除了五千負責押送糧草的輜重兵外,像樣的戰兵一個都沒有。
曹魏的雍涼兵團滿員七萬人,這次伐蜀出了六萬。剩下的一萬人,遠在隴西駐守,防備那里的羌人。所以一是不能抽調,二是即便抽調,短期內也無法發揮作用。
曹魏的中軍滿員二十萬。這次出了十萬。若是再從洛陽抽調剩下的十萬,恐怕中央對地方的威懾力將極大的下降。剩下的地方,荊州兵團一共才五萬,劉欽帶了一萬進入了西蜀。聽說南面的東吳已經在荊州整頓兵馬,那么荊州剩下的軍隊是完全不能動了。
荊州的兵不能動,揚州的兵當然也不能動:一是太遠,調動過來什么事情都沒有了。二是東吳在揚州方向已經開始發動了進攻——所以,東吳這個盟友再廢材,對蜀漢還是有意義的。
那么就只有抽調并州兵了。這里的兩萬并州兵雖然需要防備西河的匈奴作亂,但是這些年匈奴已經弱的很了。所以這里的兵暫時抽出來是可以的。
想到這里,杜預立即開始寫信。
第一封信,是寫給荀愷等人的。大致意思是,陽安關打不下來就算了。漢城、樂城、黃金城三個地方圍不圍也沒有關系了。你們這支部隊現在的任務是:稍稍北撤到斜谷、子午谷等谷口的南端,就地固守。總之,要確保未來援軍進入漢中的通道——如果有援軍的話。當然,如果沒有援軍的話,你們那兩萬多人至少可以保住,不會陷在里面。
第二封信,是寫給相國司馬昭:老大!現在情況就是這么回事。我認為,應該緊急抽調最近的并州部隊進入漢中救援。另外洛陽的中軍也要少量派出一部分。同時抽調青州、徐州的屯田兵進入洛陽,補充洛陽中軍的戰力。
第三封信則是寫給曹魏的并州刺史的。大意就是要求對方提早開始動員兵力。等到洛陽的命令一到,就可以立即出發。
把這些事情做完后,杜預長嘆了一口氣:“若是鐘士季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雍涼很可能將不復為朝廷所有!鐘士季,你可要努力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