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穿越者,有著現代人文理念的關彝并不喜歡虐待敵人的尸首。但是他架不住手下一眾將領的強烈要求,加之他自己也對叛徒深惡痛絕。所以,在麾下將士的一致要求下,他還是下令,把蔣舒為首的,登上了城墻的兩百多名叛軍的尸體,全部釘在了城墻上。
對于全程觀看了蔣舒隊全軍覆滅過程的夏侯咸隊來說。雖然這個時候還只是午時,離太陽下山還有很長的時間。但夏侯咸知道,今天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催促自己的士兵去攻城了。
然后他把麾下的士兵分為三隊。一隊負責伐木打造攻城器具。一隊負責加強戰備防止城內敵軍突擊(這個其實沒多大必要,層層疊疊的障礙墻確實有效的減緩了魏軍的進攻速度,但是也阻礙了城內的漢軍快速出擊。)最后的一隊,其唯一的工作就是:拆墻!
作為一名夏侯家的子弟,夏侯咸的身份其實很尷尬。
魏這個政權的皇室姓曹,但誰都知道這個帝國的開創者曹操出自夏侯氏。所以在這個政權里,曹姓和夏侯姓都是國姓。
高平陵政變后,曹家受到司馬家的壓制,夏侯家作為曹家最有力的同盟,自然也跑不了——不然你以為夏侯霸為啥會出奔蜀漢呢。十幾年來,曹氏宗親被司馬家統一遷移到鄴城居住,等同于高級囚犯。夏侯家的核心人物也享受這同樣的待遇。也就夏侯咸這樣的旁支庶子,才能逃脫這種恥辱的被圈養的命運。
雖說如此,夏侯咸也非常清楚的知道,他在這支軍隊里不要去奢求什么戰功,戰功越大,司馬家的屠刀降臨得就越快。所以這次伐蜀,他主動的擔當起了后隊的軍糧押運官。
可是現在偏偏糧道出了問題!一下子就讓他覺得亞歷山大了。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想去硬攻陽安關:打下來了,戰功卓著——死!打不下來,損兵折將——死!所以在硬生生的逼著蔣舒隊去送死,對后面即將到來的鐘會有了交待后,他就不準備硬攻了。
但是在上司駕臨之前,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呀。在觀戰了半天之后,他已經敏銳的發覺了這些障礙墻對防守方有利的一面,既然如此,那我就把這些墻拆了吧。免得后面的大部隊上來之后看到這些東西,鎮西將軍又要發火。
看著城外的魏軍開始動手拆除障礙墻,關彝輕輕笑了一下:這劃時代的竹筋水泥墻,哪里是這么好拆的。
古時候要拆掉一堵墻,最好的辦法是:推掉。曹魏的士兵一開始也是這么做的。但結果當然是徒勞——地面高度兩米,地下高度可是有三米。而作為這道水泥墻的骨架,地下的竹筒可是足足打了五米進去。
推不掉是吧,沒事,老子有的是人。那就扒掉吧——怪不得人家夏侯咸會生出這種奇葩的想法,因為這個時代的城墻啥的,其主要的成分是夯土,這玩意要想干透需要的時間海了去——從陽安關失陷到現在,也就五六天,這夯土墻根本就沒干透。
結果,當然又可恥的失敗了。
“這到底是什么材質?怎么整塊墻壁渾然一體?莫非是天然巨石加工而成?可是這么大的石塊又哪里是人力搬得動的?而且這石塊里面的竹筒又是怎么插進去的呢?”
短時期內,夏侯咸是弄不明白這里面的門道了。但是這拆墻的工作還得做,既然如此,那就用最簡單也是最愚蠢的方法吧:砸!
不過,這個方法,真的生效了。
雖然生效了,但在城頭上的關彝仍然不著急:在現代社會,要想用這種方法拆掉這么多的混凝土建筑,那需要的時間也是海量的。這還是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而現在呢,雖然陽安關城樓上的弓箭確實很有限,但偶爾發射個幾十支,騷擾一下砸墻的士兵還是可以的。
所以,整個二十日的下午,夏侯咸的部隊只拆掉了幾百堵障礙墻中的五堵。
而且這墻體拆掉了也沒有完事:墻根部分是怎么拆都拆不掉了。這就造成了地面仍然參差不齊:想想吧,幾千人同時進攻,由于地面上有幾百道或高或低阻礙的存在,這樣的地形里部隊的速度怎么快得起來。一不小心就是一倒一大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