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興二年二月十五,距離成都最遠的毛炅到達成都。至此,關彝的幕府班子搭建完成。
然后關彝根本不給毛炅接風洗宴的時間,直接召開了關氏大司馬府第一次工作會議。
“諸位能夠響應關彝的征辟,足感盛情,關彝在此拜謝諸位。”
“不敢,能得到威震華夏的大司馬征辟,是我等的榮幸。”
“各位,關彝做事,從來只重實務,不圖虛名。所以客氣的話不講了,我們直接進入正題。首先,我們互相認識一下。嗯,本官關彝,字子豐……本府的留府長史馬過馬改之現在還在巴東郡與東吳交涉俘虜置換的事情,未能回來。而這一位則是大司農糜照糜伯耀,他雖然不是大司馬府上的人,但今天的會議與他有關。因此彝請他列席。接下來,方伯……”
“喏!大司馬,諸位同僚。在下霍在,字方伯。現在觍顏位居大司馬府隨軍長史一職。如各位所知,家父乃是左將軍霍紹先。所以在出仕大司馬之前,某從未做過親民官,也未曾領軍作戰。所以以后還要請諸位同僚不吝賜教!”
“呃,諸位同僚,在下牽弘,字仲遠。如各位所知,在下是個曹魏,啊,不,是個偽魏的降將……”
在眾人的自我介紹完畢后,關彝說道:“承蒙陛下信任,準許關彝開府治事。本官深感責任重大,自接任以來,真真是寢食難安。因為諸位以后都是大司馬府的主要官員,所以本官需要給諸位說說本官近幾年的打算。”
“本官計劃,未來五年之內,我大漢的主要政策是:休養生息,保境安民。只要偽魏或東吳不來犯我,我大漢五年內不得北伐!”
關彝此言一出,其他人還沒什么,幾個益州籍的官員,特別是出身益州大族的杜軫、李驤、楊稷等人紛紛起身:“明公愛惜百姓,益州之福也。”
哎,還是益州之福而不是大漢之福么?算了,觀念的轉變,不在一朝一夕,慢慢來吧。
“現在,司馬昭已經封王了。偽魏的國祚其實和司馬昭的壽命已經幾乎等同。只要司馬昭一死,偽魏必然被晉所取代。從這次司馬昭即使是在遭遇空前大敗的情況下也要強行上位來看,這老賊的壽命也沒有多久了。所以,不出五年,偽魏必亡。那時候,新興的晉國也急需穩定。所以短時間內,我大漢沒有外敵大舉進犯的隱憂。”
“明公所言極是。”
“所以我們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來理順大漢內部的民事、兵事。本官也要先說明一下,本官是堅定支持北伐的。但本官認為,北伐可行,但不可濫行。所以以后由本官親自主持的北伐,次數絕不會多。若是一次成功當然最好,即便不能一次成功,本官也在此承諾,以后只要本官執政,大漢的北伐,每五年最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