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吧,這是大事。你們的預算是多少?”
所謂行宗,當然是諸葛亮的次孫諸葛京了。這位爺現在的職務是典學從事——國家教育部部長。而在關彝去年出征新都前,可是給羽林軍的士兵們畫了大餅的——鋪開復興學堂的建設!
蜀漢雖然是一個殘缺的政權,但總體來說是很重視教育的。在成都,蜀漢設置了太學,在各個郡的郡治所在,也都設有郡學。現在巴西郡的郡丞文立,早年就是通過在蜀漢太學的學習,得到了譙周等人的贊許。
但是不管是太學也好,郡學也罷。這些學校其實都是提高班,是不負責給兒童開蒙的!而小孩子要想啟蒙靠誰呢?靠自己的家族。要是你全家都是文盲呢?抱歉,你的上升通道從一開始就基本封死了。
而現在關彝要辦的復興學堂,就是給蜀漢的廣大百姓家的孩子們開辦啟蒙學校——當然,大司馬現在力量不足,只能優先考慮烈士的子女。這也是鼓勵大家踴躍參軍嘛。
可是即便如此,這里面需要耗費的金錢也是不得了的!
按照諸葛京的計劃,是要在蜀漢的每一個縣城都開辦一所復興學堂。這個預案拿出來后把關彝、馬過嚇了個半死。然后好說歹說,才讓諸葛京同意,暫時先在蜀漢22個郡的郡治所在開辦復興學堂。可就是這么搞下來,這筆費用也是個不小的數字。
“除了涪陵郡和江陽郡之外,我們這次準備新建20所復興學堂。每所學堂新建費用為100萬錢。因為大司馬確定這些學堂全部免費并且為學生提供午餐。所以以后每年需要投入至少20萬錢和三千石糧食進行維持。”
“唔,這個,幾千萬的小錢嘛。給了。”
“多謝大司馬。但是屬下這里還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
“呵呵,還有改之解決不了的問題么?一并提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嘛。”
“缺教材!缺教師!”
教材?嗯,這個時代是沒有適合小朋友啟蒙的教材。可是誰讓我是穿越者呢。大名鼎鼎的三百千啊。做做文抄公,把三百千做做修改就有了。可是教師?
“行宗,教材的事情我一個月之內給你弄好。可是教師?為啥缺教師?”
“大司馬,屬下事先去了太學和一些郡學。這里面的學生都不愿去做那陪頑童玩泥漿的孩子王。”
“豈有此理!這樣,大司馬出兩道公文。一道是確定學堂教師的俸祿。嗯,參照縣丞執行,一年一百石吧。第二道就是,以后大漢所有的官位,有三年以上復興學堂教齡的,優先考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