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有趣,有趣。孤以后要是不忙的話,都想到這兒來給孩子們上課呢。說起來,今天因為大家都在教室后頭坐著,孩子們認真是認真了,但也太過緊張。以后你們都不來了吧。課堂之上,偶爾調皮搗蛋,才是頑童的天性嘛。”
“呵呵,家上喜歡就好。以后除非是我們自己的課,否則都不來了。”
下課了,劉諶在蜀漢一眾高官的簇擁下漫步在學堂的操場上:“對了,大司馬,你的長子今天也在課堂里吧?”
“是的,家上。犬子今年五歲,也到了該進學的年齡了。所以臣就把他送進了這里。”
“哈哈哈,好啊。聽了孤的一堂課,也是結下了師生之名。以后復兒就是孤的弟子了啊。”
“能夠拜在家上的門下,是那小子的榮幸。”
“哈哈哈,說起來,大司馬的次子也快滿一歲了吧?”
“是的,臣的次子關輝,炎興二年五月出生。還有三個月就滿一歲了。”
“嗯,甚好。以后輝兒也要做孤的學生啊。”
“只要家上不嫌棄,臣當然榮幸之至。”
“不嫌棄不嫌棄。說起來,大司馬啊。孤的長女今年三歲。我看復兒的眼神甚是清澈,想來是個聰慧的孩子。要不,我們兩家結個親家?”
“臣其實早就想跟太子提親了。”——哎,我的兒子誒,很抱歉老爹在你這么小的時候就為你定了下婚事。但是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啊。誰讓你是我的兒子呢?
“好!這個事情就這么定了啊!嗯,大將軍,令堂最近身體還好吧?對我成都濕潤的氣候還算適應吧?”
“有勞家上過問。家母最近身體很不錯。而且這么多年,見到了臣不說,也見到了孫子。所以人逢喜事精神爽,這精神頭很不錯。”
“呵呵呵,那就好啊。我成都的水土是很滋養人的。大將軍,現在北方邊境上有什么變化么?”
“暫時沒有。最近一兩年,偽魏的胡奮重建隴西軍團后,其主要精力就是鎮壓各地羌人、氐人的反叛。暫時沒有向我發兵的動向。”
“嗯,大將軍。孤以前做事也是很操切的。恨不得今天拿下長安,明天就拿下洛陽。可是最近幾年的事情,讓孤想了很多。我大漢,國小力弱,百姓貧苦。急需休養生息。所以,最近這幾年,不管偽魏那邊是否出現了禪代這樣的大事件。只要大司馬不發話,孤也絕不會提北伐的事情!”
“家上,理當如此。臣幾個月前從武都一路南行,沿途走訪了很多百姓。深刻的感受到大司馬休養生息的政策是非常正確的。臣也同意家上和大司馬的方略,五年之內,不談北伐。”
“大將軍能如此想,孤心甚慰。大將軍,您看啊,這些年,國家的戶口和民田會不斷的增長,百姓的家底會越來越殷實。國家對地方的管控會越來越嚴密。而這學堂的建立,更是我大漢未來的希望之所在。只要我們耐心的做好這些。幾年后的北伐,其成功,必是水到渠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