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別駕的話,截止今天十二月一日,冀城糧庫已經有了一百三十萬石的糧食,六十萬石干草。”
“嗯,街亭那邊呢?”
“街亭那邊路途較遠,路況也不是很好。所以目前只有四十萬石糧食和十五萬石干草。”
“也不錯了。大司馬那邊的數字你有沒有?”
“呃,別駕,大司馬那邊的數字是十五天前的,是一百一十萬石糧食,四十萬石干草。”
“嗯,這就是二百八十萬石糧食了啊。我們在漢中、武都的庫存還有多少?”
“這個啊,屬下查一查,哦,大司馬,截止昨日收到的報告。目前武都庫房還有三百萬石糧食,漢中庫房也有三百萬石糧食。”
“也就是說,戰事開打兩個多月,我軍消耗掉了一百二十萬石糧食?怎么這么多?”
“呃,別駕容稟。這消耗掉的一百二十萬石糧食呢,真正全軍將士、隨軍民夫、戰馬、馱馬等吃掉的大約只有六十萬石。剩下的,大約有三十萬石是在搬運過程中損耗掉的。這部分的損耗,隨著秦嶺山麓之間的飛索逐一架設,以及現階段高強度的運糧工作減緩進度,是可以降下來的。嗯……還有三十萬石,大司馬在郿縣那邊招攬當地百姓修筑安國城,以及我們這邊吳、來兩位將軍西進涼州,為了吸引更多的異族部落派出得力騎兵給送出去的……”
“也就是說,我軍每月的消耗,人吃馬嚼加上路途上的損耗以及一些額外的開支,目前算起來,一個月是六十萬石?”
“是的。但是這種消耗會逐步的減小。若是大將軍的主力仍然停駐在街亭,從下月起,大約會是五十萬石的消耗。若是大將軍的主力南下,應該可以降低到四十五萬石之內。只是吳、來二位將軍的那支部隊,若是繼續深入涼州,這消耗就會越來越大。”
“哎,兄長這次北伐首期預備了一千萬石糧食,我們都以為足夠多了。現在看來,還是不夠啊。真不知道以前大將軍北伐,帶個幾十萬石糧食就出兵是怎么熬過來的。”
“呃……屬下覺得,大將軍以前因糧于敵的方略,我們也可以采用啊。”
“哈哈哈哈,叔和啊,你沒看見到現在都十二月了,隴西一場雪都沒有嘛?這種干冷的天氣,可是殺不死地里面的蝗蟲卵的。明年,這塊地方,又是旱災伴著蝗災吧。我們除了供養這里的本國部隊,還要做好賑濟這些地方災民的準備。非但如此,我前些時日接到兄長的信件,說是關中地區也沒有降雪,明年估計那邊也是個災年。所以,我們的負擔很重啊。”
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趙廞,陳璨無奈的搖搖頭:“給成都的簡無雙和糜伯耀去信。明年的春耕開始前,讓他們想辦法再弄五百萬石糧食進入漢中和武都的庫房。之后所有隨軍民夫全部歸籍進入田間春耕。我們要做好用益州之力供養雍涼一到兩年的物資準備。”
“諾!屬下馬上就去辦。”
“另外,也去信給吳、來兩位將軍,把我們這里的情況說明一下。西平是本次戰事西線的終點。拿下西平后就不能再往前面走了。更西邊的張掖、敦煌什么的,去一封信告誡當地官員一下就足夠了。”
“諾!”
目送趙廞離開后,陳璨沉思了一會,坐了下來,開始給關彝寫信:“兄長見信如唔,今日我軍之戰局,雖已底定隴西,遙控涼州。然,因我大漢之國力仍顯不足,故而弟操持全軍后勤,頗有心驚膽戰、如履薄冰之感。自戰事開啟以來,千萬存糧,已消耗一成多矣……觀今日隴西之局,明年之大災似可預見。故而需提早布局。弟意,可否于明年在益州、隴西全面鋪開土豆之種植?此舉若行,良種外流當屬必然,但卻能解雍涼災荒之困局。弟一點淺見,還請兄長指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