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但是長史,下官要提醒您一下,現在安定郡還不在我大漢手里。”
“就是要這樣啊!他譙熙不是很有本事么?在我大漢席卷隴西的大好局勢下,他就不能來一個單騎下安定么?”
“下官明白了。稍后就去辦理此事。”
“嗯。”再一次非常專注的審視了一遍劉禪的日常行蹤報告后,簡單抬起頭:“朱提王那邊有什么異常沒有?”
“稟長史,這是剛剛送到的朱提王日常報告。由于路途原因,這份報告是十天前的。”
“哎,朱提和成都的鴿站還是不穩定么?”
“是的,十羽信鴿傳遞消息,一般只有兩三羽才能抵達。有時甚至一羽都沒有。烏蒙家的人猜測,可能是橫斷山區附近,猛禽太多,導致信鴿飛越過來要冒極大的風險。所以,還是人力傳遞可靠一些。”
“好吧。”對于朱提王的日常,簡單就不是特別上心了。畢竟,從當年在成都不敢出陣,從而被全國軍民鄙視的那一刻起,劉璿的政治生命可以說就已經終結了。
接下來簡單又非常認真的審閱了皇室諸人的綜合報告,這一番工作下來已經是日上三竿,接近午時了。
抬手,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簡單道:“你那邊還有沒有特別要報告的?”
“回稟長史,今日是沒有的。”
“嗯,那就這樣吧。先吃飯,然后本官要午休一會兒。下午未時的時候,叫令緒過來見我。”
“諾!下官告退!”
所謂令緒,乃是裴越的表字。而裴越,則是蜀漢前任光祿勛裴雋的長子。
裴雋和現在晉帝國的尚書令裴秀一樣,出自聞喜裴氏。兩人的關系是:裴雋的哥哥叫裴潛,裴潛的兒子叫裴秀。晉國的裴秀管蜀漢的裴雋叫叔父,叫裴越為堂弟。
話說這裴雋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因為其姐夫被任命為益州長史,就歡歡喜喜的跟著姐夫姐姐去益州玩。結果去了那里后遇上劉焉故意派出張魯堵塞益州和關中的交通,這就回不去了。不得已留了下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蜀漢內部也有聞喜裴氏的存在。
(蜀漢內部還有河內司馬氏的存在呢。早年因為劉焉的關系,東州派的第一代其實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華。)
裴雋去世得早。其長子裴越先是擔任蜀漢羽林軍團的督軍。后來關彝開府,整個東州派最先向復興社靠攏,裴越就此進入大司馬府,做了馬過麾下專管農業的典農校尉。
“屬下拜見簡長史,不知長史相招,有何差事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