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抗進入了襄陽城,在取得了東吳數十年不能達成的巨大成功同時,也徹底的喪失了機動性。由此,晉、吳兩國在荊州的戰線反而安靜了下來:吳軍無力北進,晉軍無力攻城。大家都只有在這里僵持著,等待著東西兩條戰線的結果。
而此時的東線戰場,已經成了一片修羅地獄。
“哐當!”隨著大錘狠狠的擊打配重桿,投石機的炮捎托舉著一枚巨大的石彈迅速躍起,巨大的慣性催動著石彈在天空中劃出一道亮麗的尾帶,然后重重的擊落在城內一間房屋的屋頂上。這間原本就塌陷了半邊屋頂的木屋悲哀的吱嘎一聲,轟然之間化為了一片瓦礫。
蜀漢建國后四十多年的北伐,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中,以第一次北伐最接近成功,第五次北伐最為悲壯。
諸葛亮的北伐戰略目標是:拿下涼州,統治這里。縮小與曹魏的國力差距。然后再圖雍州。
第二個階段,則是姜維主持的北伐。姜維的北伐其攻擊點比起諸葛亮來,就散亂得多。而且這個階段的蜀漢北伐,不再執著于一城一地的爭奪,更注重的是擄掠曹魏在隴西的人口。但不管怎么說,姜維北伐總體的大戰略目標還是很清晰的:通過頻繁的進攻,削弱曹魏在涼州,尤其是隴西的統治。使得曹魏不停的在隴西失血。最終不得已退出這里。而一旦曹魏退出了隴西,涼州自然就會脫離曹魏的統治(河西走廊是很狹窄的,隴西一丟,河西走廊的門戶就沒有了,涼州就會和中原失去聯系)。那時候就是蜀漢的外交官們上場的時間了。
可以說,諸葛亮和姜維心里都很清楚,以蜀漢微弱的國力,是無法一口氣吞掉雍涼兩州的。先涼后雍,徐徐漸進。是蜀漢四十多年來北伐的基本方略。方法雖然不同,目標都是一致的。
而關彝這次的北伐呢?
在此之前,大家非常有必要來一堂地理課。
現在,請大家坐在一張比較空的桌子面前,并準備兩支筆(最好是一只粗一只細)。
首先,請把那只比較粗的筆橫著放到桌子上。
然后,再把那只比較細的筆豎著放到粗筆的上方。細筆的筆尾一側緊貼著粗筆筆身的中間。
之后,調整一下細筆的角度,使細筆與粗筆形成的夾角,左側是60度,右側是120度。
好了,這就是一幅最簡單的益北關中地形圖。
這支粗筆,就是秦嶺。粗筆的下方,秦嶺之南,從您的右手側數過來,依次是蜀漢的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