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把國書一看完,整個心里差不多就定下來了。
好在這家伙這時候總算是做了好幾年皇帝了,不是以前剛上位時候的愣頭青。只見他很是沉穩的點了點頭:“晉國陛下的意思,朕確切的收到了。茲事體大,還請茂先先回驛館休息,朕與丞相等朝廷重臣商議后會盡快給茂先一個答復的。”
“外臣領命,如此,外臣告退。”
……
張華出殿后,諸葛京迅速的被領了進來。
“呵呵呵,行宗這次來,貴國大司馬有什么要見教于朕的嗎?”
“陛下言重了。我國大司馬不過一臣子,哪有資格見教陛下。外臣此次來,帶來了我國陛下的善意。”——別給我們董事長挖坑啊!這會兒他的煩心事夠多了。
“哦,貴國陛下?什么時候貴國陛下也能發聲了?”
“陛下,這話說得好沒道理。若是陛下執意如此,那外臣也就無話可說了。”
哎,連續兩場斗嘴,都輸了啊。看來朕這口才還真的要多練練:“善,行宗有什么事情直接說吧。”
“諾。陛下,外臣此次來,代表我國陛下向貴國提一個要求,贈送兩件東西,通報一件事情。”
“請一一道來。”
“諾,陛下。這第一件事呢,我國剛剛拿下雍涼。關中今年是旱災、蝗災加兵禍。所以整個關中極度缺糧。我國陛下的意思,是請陛下看在漢吳兩國四十多年盟友的份上,支援我大漢一把。在明年二月之前,支援我大漢兩百萬石糧食。如果陛下愿行此善舉,我大漢三年后歸還這筆糧食,年息一成半!”
說到這個的時候,諸葛京也是一陣牙疼:以前孫休在位的時候多好啊。國家對地方的世家控制力近似于無。若是今天的東吳還是十年前的東吳,老子何必在朝堂之上找你孫皓啊?直接跟步二爺說一聲,兩百萬糧食?步二爺心情好,直接送都有可能!
可是現在真的不行了。步家倒了,接替步家執掌西陵的施家,其家主施績又快病死了。現在東吳荊州的實際掌控者乃是陸抗——這是孫皓的姻親。而隨著魯王黨的徹底完蛋,現在荊州地面的中堅家族又都是淮泗派——這是孫家最鐵桿的支持力量。所以,現在的東吳皇室對國家的掌控力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很多。大宗糧食輸入,孫皓不點頭,那就真的不好辦!
雖然心里一陣悲嘆,但諸葛京的嘴卻沒有停:“為了顯示蔽國對貴國的善意,并再一次重申兩國盟好。我國若是能得到貴國支援的糧食,愿意向貴國輸出漢豆和漢稻兩項新良種!好教陛下和各位吳國大臣知曉,漢豆乃是我國大司馬花了十多年時間精心選育的豆類,畝產至少五十石!漢稻……”
“行宗且慢!你剛才說,那個漢豆,畝產五十石?還是至少?”
“外臣在這種場合怎么敢期滿陛下。是的,畝產五十石,是最少產量!最多的,不下百石。不過外臣也要明確告知陛下,此物含水量比稻米要高得多。大約是稻米的五倍吧。所以,實際干重應該沒有這么多。但是!此物不挑地方,在山區、沙地也能種植。我國因為此物,三年之內,可以把全國耕地面積翻上一倍!”
看著已經陷入呆傻狀態的東吳君臣,諸葛京微微一笑:“外臣接著說漢稻。此物乃是我國新任南中都督王頎王孔碩花了五年時間才培植出來的新稻種,其畝產量,比我蜀中最好的稻子至少多三成有余!”
所謂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這話在溫飽不能完全解決的古代中國就更是至理名言。所以當諸葛京報出這些數據的時候,孫皓為首,東吳君臣全都情不自禁的開始發抖。
可是諸葛京根本不給這些家伙思考反應的機會,仍然自顧自的說了下去:“陛下,我國在拿下雍涼的戰斗中,出身于南中地區的一萬無當飛軍在爭奪街亭的戰斗中,翻山越嶺,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北方的氣候到底是過于嚴寒,而且樹林偏少。所以無當飛軍留在北方著實不太合適。因此我國大司馬已經下令,一萬無當飛軍全部解甲歸田,齊齊返回南中。此事,將在最近兩月內完成。我國陛下和大司馬都說,此乃普通的軍事調動,漢吳兩國畢竟結盟數十年了,請吳國不要因此而產生誤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