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君臣答禮完畢,這一萬士兵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往校場邊緣。然后令旗再變:“第一陣,長槍兵!”
“嚯!”
隨著杜預令旗變化,點將臺上更多、更大的令旗開始舞動。原先退到場邊的士兵中,約莫兩千人的方隊高舉三米長的長槍,再一次整齊的進入場內。隨著“滴”的一聲銅哨響起,槍陣中一個雄渾有力的聲音響起:“向右刺!”
“呼嗨!”
……
“呵呵呵,杜卿,這就是我國仿效蜀賊建立的長槍兵陣?看起來很是精銳嘛。”
“微臣慚愧。陛下,臣這幾個月來多方走訪,并且和孝興(馬隆)、樂陵侯、義陽王等多番交流。發現這長槍兵陣若要成型其實很簡單,若要達到蜀賊的精銳程度實在是極難。”
“哦?這是為何?”
“首先難在隊列難以保持。要成槍陣,先要分清左右。光是這個就要花費海量時間。之后是令行禁止,整齊劃一。這個,實在是難上加難……”
“朕看這槍陣很整齊嘛。”
“陛下,這是在沒有敵人時的操演。有了敵人進攻就完全不同了。陛下請看。”
隨著杜預的令旗再次揮動,在校場的另一邊,開進了一隊約莫也是兩千人的刀盾兵。當然,到底是演練,長槍兵的槍頭是木頭,刀盾兵手里拿的也是木刀。
兩軍對陣的時候,長槍兵陣還井然有序,反而是刀盾兵那邊顯得比較凌亂。但是等到雙方接戰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一開始不少刀盾兵都被刺中從而退出戰場,但是當少量刀盾兵近身的時候,長槍兵的陣型就無法維持了——部分槍兵想用自己的長槍格擋對面來的木刀,部分槍兵想以攻代守。更多的則是面對敵人的攻擊而不知所措,槍兵陣的節奏迅速被帶亂了。
“陛下,這就是長槍兵陣尚不能大用的原因所在。要想做到千人如一,令行禁止。而且在實戰中做到斧刃加身而不動如山,除了日日操練,用水磨工夫形成士兵的本能之外,別無他法。”
“呵呵呵,無妨。”雖然心里很失望,但司馬炎已經不是幾年前剛上位的愣頭青了。他清楚的知道,杜預所言是正確的。而且在訓練中盡量靠近實戰情況進行操演,僅此一點,就比以前楊駿統領中軍時要好得多!
“杜卿放心去做,朕有的是耐心。一年不成就兩年,兩年不成就三年。實在不行,就拜托賈車騎的進奏曹去蜀賊的地盤上綁幾個槍陣老兵回來嘛。”
“臣多謝陛下體恤。”
這邊廂司馬炎和杜預做出一副君臣相得的樣子,那邊石苞和賈充、陳騫等人也在交流。
“哎,這尚書令怎么還沒到啊?不應該啊。”
“呵呵呵,賈公,單是裴公一人肯定是準時的。可惜他要帶上伯通啊。這伯通賢侄昨晚和今晨都還在我家和犬子清談呢。”
“啊?嗨!這豎子。咦,不對,那你們父子怎么能及時趕到?”
“呵呵呵,賈公,我石苞出身卑賤,可不比你們這些高門大戶。我石家的孩子都是會騎馬奔馳的。”
“啊?原來如此!哎,伯通也和季彥一樣,頻繁服用五石散,導致身嬌體軟,無法騎馬奔馳。但是季彥不一樣啊,充和季彥相交數十年,季彥吃第一枚五石散的時候還是充和他一起吃的呢。那時候季彥都四十多歲了。這五石散啊,藥性太烈,起吃的年紀越小,對身體傷害越大!”
“正是如此,所以我陳家的子孫都不準吃這個。”這時候插話進來的,正是晉大將軍,剛剛從荊州前線返回的陳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