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善,這么多年,老是讓我們輸入糧食,他們又拿不出東西來換。總是這么下去是不行的。對了,那曹孝叔對本官前些時日否決了他稱王的提議,可有什么不滿?”
是的,在漢晉吳三國大戰期間,由于晉軍主力被漢、吳兩國牽制。原先蝸居在魏興等地的曹魏殘余勢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現在,他們已經切實掌控了魏興、上庸、新城三郡的全部以及南鄉郡的個別縣城,手里捏住了近十個縣城和兩三萬人口。于是曹孝叔和張虎、張雄等一干人心思就活泛起來了:要不,咱們稱王吧?就叫魏王如何?不然的話,咱們這支部隊連個名號都沒有,老這么下去不是事啊。
于是這群家伙就通過劉林向關彝轉達了這層意思。結果遭到了關彝非常堅決的反對——你稱王隨便,但是我大漢剛剛完成新一輪征兵和兵力部署。這邊關中的糧荒都還沒徹底解決……總之,你一稱魏王,司馬炎肯定要發瘋。到時候他來打你的時候,我是沒精力來管你的。
“回稟大司馬,不滿肯定是不滿的。下官也對曹孝叔、張虎、張雄等人說了。若是曹家繼續蟄伏,那么受創極重的司馬家也就對魏興三郡的曹家裝著看不到。若是貿然稱王,司馬家一定會舉大軍進行征伐。而現下不同于往日。吳、晉已經結盟,若是晉國出兵,吳國多半也會出兵相助。而我大漢舊力已去,新力未生。實在提供不了什么幫助……呵呵呵,那些五子良將的孫輩們倒是嚷嚷著不要我大漢的幫助也能讓晉軍有來無回。不過張虎、張雄等人可不是傻瓜。所以,雖有不滿,但終究是勉強壓制住了。”
“嗯,仲樂下次去魏興的時候可以跟他們講清楚。今年秋天若是我大漢秋收順利,他曹孝叔要稱王就稱王吧。”
“……大司馬的意思,是想提前給晉國找點事情做?”
“嗯,前些時日你的下屬不是發來報告稱司馬炎在校場點兵么?哼,我怎么會讓他按部就班的慢慢練兵?就是要在邊境地區不停的給他找點事情做,打亂他的節奏啊。”
“原來如此,大司馬的廟算越發精湛了。”
“哈哈哈仲樂你什么時候也會拍馬屁了。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看看。本官現在腳下的土地,是大漢最近的未來。而我們馬上要去的地方,則是我大漢千年的未來!”
說話間,關彝已經來到一塊較干燥的田坎上,之后隨便找了個水槽,用水瓢沖了下腳。之后麻利的擦干,穿靴,上馬。而呂雅也緊跟著上了一匹馬,跟著關彝往者北方前進。
兩人奔馳了一小會,一大群人馬出現在了視線之中。呂雅抬首一望,呵,甘陵王劉永、大將軍姜維、車騎將軍張翼、衛將軍羅憲、雍州刺史柳隱、右將軍趙毅等一大眾季漢高官都騎在戰馬上等著呢。
“抱歉抱歉,本來說是下田做做樣子,結果下去之后耕上癮了。耽誤了時間,讓諸位久等了。”
“呵呵呵,無妨無妨。本王也是剛到。說起來,這下田耕種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待會等這邊的事情完了。本王還要再找一塊田去勞作一下。”
“哈哈哈哈說起來老夫到得最早。那便是耕田耕得最少的了?”
“誒,柳使君在我們這里面年紀最大嘛。好了,閑話少說。改之,接下來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諾,王爺,大司馬,諸位上官。諸位今日接下來的行程如下:巳時,在長安城內的長安蒙學參加開學典禮。未時,在龍首原參加龍首原學院的開學典禮。之后馬上啟程向五丈原奔馳。在后天上午,參加五丈原學院的開學典禮。”
“聽到沒有?接下來可要來回折騰幾百里哦。哪位老先生身體受不了的趕緊退出,本官絕不嘲笑你。”
“哼!大司馬休要取笑我等。豈不聞我大漢老當益壯的老將出了名的多?今日白天也就罷了。晚上,大司馬可敢與我柳隱比一比夜間飛馳的騎術?”
“哈哈哈柳使君見招,關彝豈敢不應承。諸位,請!”
“大司馬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