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曹悌,拜見大漢衛將軍。”
“哎呀,大王折煞外臣了。您是一國之君,怎么可以對外臣如此行禮?”
“哎,說起來,都是小王一時任性,忘了當初大司馬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諄諄教誨。急不可耐的稱了魏王。結果引來晉逆的大舉進犯。還連帶衛將軍來此受累。小王,真是慚愧至極。”
嘿嘿,如果說今年上半年我大漢不愿意你稱王的話,這個時候真的需要你稱王,吸引晉國把力量耗費在這秦嶺與大巴山環抱的山地中啊。當然,這一點,你們肯定也看明白了。只是現在擺出這樣的姿態,我也不說破就是了。
雙方見禮已畢,曹悌等人把羅憲引入西城內剛剛粉飾一新,用來充作魏王宮的太守府內。一番推讓后,曹悌坐了主位。
“敢問衛將軍,這次大漢派來了多少援軍?”
“七千人。另有八十萬石糧食和三億錢。弓箭火油等守城物資無數。”
“這錢糧倒是很充足了,只是這援軍,恨少啊。”
“大王覺得這點援軍少?我倒是覺得有些多了呢。”
“啊?”到底是曹家四代子孫里較為優秀之人,曹悌稍微轉了轉眼睛后就反應過來了:“看來衛將軍胸有韜略了,敢問衛將軍,如何破敵?”
“外臣來此之時,我國大司馬、大將軍已經給外臣指示了方略。正要向大王稟報。請大王發令,讓門外外臣的侍衛們把輿圖搬進來。”
“可。”
等自己的侍衛在王府的大廳內擺好了立體輿圖后,羅憲站起身來對著曹悌拜了一下:“大王,諸位魏國將軍,請看輿圖。現在,魏國由西北向東南,掌控著魏興、上庸、新城三郡以及附近南鄉郡的一部分。看起來地盤不小,但請恕我實話實說,這些地方的人口實在是太少,而且過于分散,治理起來成本極高。”
曹悌等人都緩緩的點頭。
“在三四年前,兩位張將軍帶著一千多忠臣義士進入這里。并在我大漢牙門將的支援下站穩了腳跟。之后雖然晉國派出陳休淵領兵來犯,但不久就碰上漢晉大戰,晉國的主要力量都投入了關中。對陳休淵的支援極為有限。更何況后來吳國攻擊荊州,陳休淵的兵力還不得不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