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日之局不同以往,大漢現在暫時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東征,只能是在邊境上牽制住晉國的少量部隊。所以晉國這次來犯,是有足夠的兵力和物資保障的。
更可慮的是,根據我大漢司聞曹的情報,這一次晉國來犯,也拉攏了吳國一起出兵。雖然魏國的上庸、新城兩郡與吳國的西陵之間隔了一道大巴山,但是若吳國真的派出三五千人的小部隊從南邊翻山而來呢?
所以,以前那種四處游擊的方法,不太適用于這一次的應對。”
羅憲說完,張虎、張雄等經年老將都情不自禁的捻須點頭。
“我家大司馬和大將軍對魏國這次作戰的建議是:把目前三郡散在的數萬百姓,全部集中到西城城內。之后所有兵力分為兩部,一部囤積于西城之內固守,一部在外游走,襲擾敵軍的運輸線。
諸位請看,這魏興三郡內,除了西城附近有一塊較大的盆地外,其他的都是山巒起伏,交通極為不便。這樣的地形,敵人進軍會非常困難,反之,我軍一支規模不大的部隊要隱藏起來卻是非常方便。
之后諸位再請看輿圖,晉國要侵犯魏興三郡,一般是以南鄉郡的筑陽縣為物資囤積地。這里緊鄰漢水。而漢水在兩山之間蜿蜒曲折,從筑陽出發,逆流而上,可以直抵西城乃至漢中。所以,只要我們把百姓、士兵都集中在西城。那么晉國的進軍路線就幾乎是一定的:從筑陽出發,沿著漢水兩岸進軍。”
“如此,我們先前開出城的那一支部隊,就可以圍繞著漢水想辦法,偷襲、騷擾敵人的后勤線。”
“孟嘯將軍說得對。諸位,筑陽到西城,漢水綿延超過六百里。如此長的距離,晉軍不可能處處設防。只要漏出一點破綻,那么我們就燒毀他們的糧船。這樣的事情多了,晉軍要么撤退,要么派出更多的士兵守衛糧道。若是前者,便是我們反擊的機會。若是后者,那晉軍的攻城力量便不足。而我西城城內糧秣足可支撐三年之久。到時候晉軍坐困城下,師老兵疲,一樣難逃覆滅之局!”
總的來說,羅憲的戰略就是:第一、我把東部幾個縣城的人口全部集中到西端的西城,戰略上大踏步撤退,實際是無限拉長你的后勤補給線。第二、集中力量于西城,樹一個燈塔讓你來攻。你不是要掃平叛逆么?我就在這里,你來不來呢?第三,你要是來西城,不可避免的會把后勤線拉長。而后勤線拉長之后的戰局就會朝著本方有利的方向變化了。
由于魏興三郡介于秦嶺與大巴山移行處。各種山巒起伏。在這個時代,大軍的后勤只能仰仗漢水。而漢水這條河流的上游,其寬度和長江中下游比起來是很有限的。到時候晉國的糧船從漢水上走,漢魏的士兵站在岸邊來一輪火箭齊射就足以把對方的糧船全部點燃。
可以說,不管是魏興三郡,還是永安,還是南中,季漢若要從這里發動進攻,其本身的后勤會因為這里的地勢變得苦不堪言。但若只是單純的想要防守,那這里的地理環境就變得極為有利。這樣的地利,乃是關彝等人面對晉吳兩個大國同時進攻的底氣之所在。
“令則這個方略,老夫是贊同的。”張虎開口后,張雄、徐霸、樂肇等人也跟著點頭。四方將軍都點頭了,曹悌自然也認可了。
“只是如此一來,我軍就要分為兩部。誰來守城?誰在外游擊?”
“呵呵呵,憲善于守城,加之初來乍到,對魏興三郡的地理完全不熟悉。所以,憲的意思是,我率七千援軍守城,諸位將軍率本部兵馬出城游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