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齊王司馬攸帶頭,各家親王、郡王、縣王什么的,都多多少少的再一次給皇室捐款。再一次向皇室奉上國內的軍隊。不過已經被搙過一次的晉帝國下面的諸王,也沒有多少余力了。各王國上交的軍隊也就兩萬左右,而且這些部隊的戰力差距那是極大。司馬炎把這支軍隊全部改變為皇室親衛,由自己親自統帥。
“汝陰王,少傅北上后,洛陽的防務就全權交給你了。”
“臣領旨,請陛下放心,洛陽軍團隨時做好準備,一旦戰機出現,就發動雷霆一擊,將蜀賊徹底殲滅。”
其實晉國現在看起來兵是征起來了,也抓緊時間進行了訓練。但,先不說訓練之后戰力如何的問題,最大的隱患是:兵器、裝備還是一如既往的爛!
司馬炎選擇司馬駿出任洛陽中軍總領,一方面是這個時候必須要把洛陽中軍交給自己的親戚才能放心,而這位司馬駿算是新一代司馬里比較靠譜的。另一方面則是,司馬駿已經和主管后勤的楊家徹底撕破了臉。有了司馬駿出任司令官,比起當初杜預在的時候,那對武庫的要求就要嚴厲和直接得多了!
有人或許會問:楊家把武庫搞得那么不像話,把楊家撤掉不就行了么?
問出這個問題的人,其實就四個字:不懂政治。直接管大頭兵的和管武器的,一定得不是一個政治派系懂不懂?而且晉國的官風就是那么爛了,楊家管武庫雖然也有貪腐,但弘農楊氏畢竟是高門大族加現任后族,除了楊家自己貪以外,他需要照顧到其他高級家族很少。單憑這一點,就比換成其他人來搞要好多了……
不過呢,你楊家平時亂搞一下也就算了,這時候都開始打仗了還繼續亂搞,到時候朕可就偏向七叔了啊。
不提晉國國內的應對,且說在張遵率軍出發后不久,六月初一,姜維的部隊也向北開出了。
這基本是一支純騎兵部隊,馬杰從西平的七萬人里帶回了四萬騎兵,其中一萬交給了關彝,剩下的三萬人就是這支部隊的主力。還有一萬步兵已經壓著一批糧草先期朝五原郡出發。待得這三萬人抵達五原,加上文鴦在那里的一萬駐軍,這支機動力最強的北線支隊就算滿員了。
“大將軍,一切就拜托了。根據司聞曹的情報,晉國在并州布防了十四萬大軍,而且還是杜元凱領兵。想來彝這一路進展不會太快,所以,到時候彝還指望著大將軍這一路從背后來支援呢。”
“哈哈哈,子豐放心,那孟叔時在淮南的表現老夫已經注意到了,端的是一員良將,只可惜生在了晉國……不過子豐也不要著急,我等朝堂上的廟算不是說這次戰役持續時間按三年計算么?并州這個地方,地形多有不便,子豐穩扎穩打,慢慢來便是。”
送走了姜維,關彝對呂雅道:“現在杜元凱已經去了并州吧?”
“五月二十九日收到的情報,杜元凱已經出了洛陽。”
“哼,不知道這位騎牛車的什么時候能到并州呢。”嘀咕了一句后關彝又問霍在道:“令行在潼關那邊打得怎么樣?”
“呃……”霍在稍稍糾結了一下:“怎么說呢,十多天下來,石彈打出去數百枚,傷亡人員兩百多,但是毫無存進。”
“呵呵,無妨,這潼關哪里是這么好打的?那就傳令吧,疑兵之計已經失敗,讓他把多余的民夫調回來。長安和華陰那么近,他那支部隊,最多配五千民夫已經足夠了。到時我們這邊,哎,一旦進了并州,這后勤,真是讓我憂慮啊。”
“呃……大司馬,屬下說句多嘴的話啊。我們既然定下了并州這一路是主要進攻方向,就不應該讓潼關那邊先動以打草驚蛇。屬下現在接到的情報是,晉國并州刺史王濬已經率軍五萬,在蒲坂津的東岸駐守了。我軍這時候才出發,已經失去了先手。”
“哈哈哈哈~~仲樂啊,做情報你很不錯,但打仗你真的不擅長。沒錯,我是要去蒲坂津,但誰說我一定要在蒲坂津渡河?”
“啊?可是大司馬,雍并交界處乃是難以翻越的呂梁山,數百里下來,只有蒲坂津那里渡河后才是平地啊!”
“嘿嘿,你會看到本將的布置的,來人啊,傳令,我主力部隊迅速向長安以西指定地點靠攏,六月十日,兵發蒲坂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