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季漢軍抵達潼關城下,開始攻城。
九月初,關彝率軍八萬在原東漢上郡的吳堡渡過黃河,進入并州西河郡。
與此同時,由于對潼關戰局的擔心,在司馬炎的明示下,杜預不得已抽調了兩萬并州軍南下入洛陽以安司馬炎之心。由此造成了晉陽城防御空虛。
十月初八,關彝一戰而下空虛的晉陽。杜預費盡心思給關彝安排的口袋陣徹底落空。
十一日,關彝率軍從晉陽南下。十三日抵達祁縣。十六日進入界休。太原郡的南大門被漢軍掌握在了手中。
在這段時間里,晉國的進奏曹拼盡全力,終于在十月十五日把消息傳到了杜預的手中。
接到消息的杜預在震驚之余也迅速做出反應:上黨軍團七萬人全體出動,迅速北上到上黨郡與太原郡交界的羊頭山。這一次晉國的進奏曹基本給了一個準確數字:漢軍的兵力大約在七至八萬之間。如此相等兵力下,杜預可不敢把關彝放進上黨郡內的平原上交戰,只能是先搶占地利,然后再說其他。
之后杜預寫了兩封信。
第一封給蒲坂城的王,大概意思就是現在關子豐的主力兵團已經繞到我們背后了。你對岸的漢軍應該是虛張聲勢,你試著攻一下吧。如果漢軍防守空虛,你一下子攻入了馮翊郡,那么三路漢軍就必須要全線撤退了。
第二封當然是給司馬炎的奏報:陛下,有這么個事兒……總之呢,由于我杜某人抽調兵力選擇錯誤,結果被敵人鉆了空子。總之,這都是臣的錯!
不過呢,雖說我們丟了晉陽,但其實也有優勢:現在關子豐的糧道要維持,就必須要翻越呂梁山。因此,不管蜀賊的國力多么強盛,至少現在關子豐的糧食轉運是很困難的。臣這邊先找一個險峻的地方固守,然后陛下這邊應該派出洛陽中軍主力北上,在綿上聚這個地方屯駐,與臣在羊頭山的部隊成夾角之勢與關子豐對峙。那關子豐由于糧道的困難,若不想就此灰溜溜的退走,就必須要率軍來對我重兵把守的險要之地進行仰攻。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破敵之時。
十九日,杜預的奏報抵達洛陽。然后司馬炎就猶如被人狂扇了幾道耳光一樣,雙頰火辣辣的疼。
其實從上個月底,太原王司馬瑰率軍抵達洛陽城內開始。司馬家的一些長輩們,還有賈充、裴秀等人,都一再隱晦的對司馬炎抽調并州兵力補強洛陽兵力表達了不滿:潼關還在那里呢!敵人都未能對潼關產生有效的威脅,洛陽能有什么危險?像你這樣動不動就更改方略、布置。那以前的廟算還有什么用?
還好,司馬炎雖說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到底不像后世的明世宗那樣絕不肯認錯。所以,在十九日當日夜間的緊急會議上,司馬炎一上來就坦誠了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