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大將軍,我方司聞曹送來情報,敵軍的兵力分布大致如下。”
“哦……原來如此,這孟叔時果然是個知兵的人啊。”
十一月十日,姜維軍全師五萬余人已經橫跨雁門郡,來到了高柳以北三百余里的彈汗山下。
這里距離最近的長城城墻只有三十余里。過了長城,往西南走二百多里是高柳,往東北方向走一百多里,則是廣寧。
可以說,孟觀選擇駐兵的地點非常正確,直接卡在了姜維軍的必經之路上。
把這份情報向眾將出示,并待得大家稍微思考了一會后,姜維出聲道:“諸位,這孟叔時確實是個有真本事的,現在我軍何去何從,請暢所欲言。”
少頃,文鴦起身:“大將軍,末將聽聞昔年晉吳揚州大戰,就是這孟叔時率領騎兵擊潰了丁奉的十五萬大軍。當年我大漢讓渡給吳狗的投石機技術就此外泄到了晉國。以此而論,這孟叔時是非常清楚我軍投石機之能的。幽州,雖然是邊境,但是這些草原的異族哪里有什么攻堅能力?所以,不管是高柳或者廣寧,其城防是防不住我軍投石機的。這一點,相信孟叔時心里也是清楚的。”
“嗯,次騫請繼續。”
“喏,大將軍,諸位,既然敵方統帥明知道本方的城墻擋不住我軍的投石機,為什么還要把那么多士兵放到城市里呢?究其原因,末將只想到一個,那就是敵人的新兵太多,根本無法野戰。只能是籠城固守。而幽州這塊地方自從檀石槐死后,草原異族就始終無力深入幽州內部。因此,相對而言,高柳、廣寧這樣的邊境縣城,其城防已經算是最堅固的了。也就是說,敵軍布置在高柳、廣寧這兩個地方的三萬人,是死棋。我軍若要對其一點進行攻擊,根本不必擔心另一點的救援如果另一點敢救援,我軍只消兩三千騎兵便可將其擊潰。”
“哈哈哈哈~~很好,那么次騫,這孟叔時親自率領的兩萬人呢?”
“這兩萬人倒是比較麻煩。所以末將以為,我軍此時應當分兵,大將軍領兵去取高柳或者廣寧,末將引一隊人馬去長城腳下牽制住這位孟叔時。”
“嗯~~~”捻須長考了一陣后,姜維道:“次騫需要多少兵馬?”
“一萬騎兵足矣!另外,把子陽(北宮雄)撥給我聽用。”
“可。”點頭應下后姜維起身:“諸位,本來按照大司馬的方略,我軍的目標是占領幽州,按照這個安排,我軍去拿廣寧應該更方便一些。但是根據目前并州的戰報,大司馬的部隊在太原郡被杜元凱給堵住暫時無法南下。所以,我軍在分兵之后,除了次騫的部隊外,其余部隊南下高柳。拿下高柳后繼續向南,徹底打通雁門郡和太原郡的通道,保障大司馬的糧道徹底通暢!”
“喏!謹遵大將軍之命!”
“另外,我軍的動向不必保密,一定要讓晉國的進奏曹弄清楚。本將倒要看看,那孟叔時知道我軍的動向后,會怎么應對。哎,若是他能把在廣寧的一萬五千人從城墻里調出就好了。如此,本將就少了很多麻煩。”
“哈哈哈哈~~大將軍,那孟叔時今年不過二十五歲,想來應該是極為好調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