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沙漠汗提出的這個意見,文鴦無法給出回復:權限不夠啊。
不過文鴦也沒什么好煩惱的,上報就是了嘛。這些事情交給大司馬頭疼去。
此時的關彝,現在仍然困坐在介休縣城里。
由于杜預及時的前出,抓住了要害位置。在本方兵力并不完全占優勢的情況下,關彝并不想畢其功于一役,提前和杜預展開決戰。再說了,就算他想打,人家杜武庫也不會舍棄地利到介休縣城周邊來和他打啊。
最近幾個月,并州戰線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現在太原郡與上黨郡交界的地方,關彝率領七萬大軍坐鎮介休。杜預也率領七萬人馬把守羊頭山。另外,在司馬炎不肯抽調洛陽中軍大規模支援的前提下,太原王司馬瑰和并州刺史王濬已經合兵一處入駐綿上聚。兩人合兵后,其兵力已經達到六萬五千人。與杜預的主力成犄角之勢。有效的遏制住了關彝繼續南下的勢頭。
王濬從蒲板津撤走后,張翼也沒有渡過黃河的意思:關大司馬已經把本來屬于他這一隊的后續七萬人全部抽走了。只有兩萬余士兵的車騎將軍就算此時渡過黃河,在北線的友軍還未突破關口南下的時候,很容易遭到敵軍重兵集團的圍攻。因此,張翼只是在蒲板附近繼續加強防守,渡河?這個可以有,但起碼是關彝突破羊頭山防線之后的事情了。
對于關彝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糧食問題。一個太原郡太守賣了一百萬石不算什么好價錢。但好就好在這是在太原就地取糧,搬運損耗什么的極小。但對于一支十五萬的大兵團來說,這點糧食還是不太夠的。所以,翻越呂梁山繼續搬運糧食,仍然是不得不為的事情。
最近這一兩個月來,關彝除了率領七萬人前置介休之外。剩下的八萬人里,五萬人屯駐在晉陽,并且派出部隊向北伸展——其想法和姜維堅持南下一樣,都是想要打通五原郡這邊的糧道。而另外三萬人則是和五六萬民夫一起,輾轉于黃河與呂梁山中,拼命的搬運糧食。
“啟稟大司馬,截止今日,我軍在介休的存糧已經達到一百五十萬石。晉陽城內存糧已有六十萬石。”
“哦?怎么增長得這么快?本官記得,一旬前介休存糧還不足一百萬吧?”
“主要是由于大將軍在北線取得重大戰果,高柳城和長城防線已經不再對我軍運輸線造成。因此我軍以前儲備在五原郡的糧食可以順暢的南下了。”
“很好。本官以前一直覺得,我軍要是糧食不足的話就不要急著吞下上黨郡,如此我軍的負擔也要小一些。既然現在糧道通了,那就開始著手拿下上黨吧。”
“那么大司馬的意思是?”
“嗯,命令太原郡的我軍后隊南下向我靠攏。維持糧道運輸的三萬人暫且維持原狀。說到這個,方伯,最近這兩個月,呂梁山上我軍的損失有多少?斬獲又有多少?”
可以說,從關彝翻過呂梁山開始,主管進奏曹的賈充賈車騎就真的抓狂了:如果晉國亡了,其他大臣都可以投降,就他不能!作為弒君者,賈家是真正的與晉國徹底捆綁了。任何新的征服者要想迅速的收攬人心,還有什么比他賈充及其三族的人頭更有效的東西么?
所以,前一段時間賈車騎發了瘋一般的把大量進奏曹人員派進了呂梁山。目的只有一個:你們這些特工人員上陣廝殺是不行的,但是暗殺、潛伏不都是你們的專長么?在大山里給我偷襲蜀賊的糧道沒問題吧?
他派出特工,人家呂雅也不肯示弱啊。所以最近兩個月,呂梁山上,進奏曹和司聞曹這兩大特務機構,就破壞與反破壞展開了無數次的小規模戰斗。
“啟稟大司馬,截止到昨日,我方損失司聞使三百六十五人,士兵一百三十人,運糧民夫七百二十人,糧食三十七萬余石。累計斬殺晉國進奏曹人員一千二百四十五人,俘虜三百五十人。”
“如此說來,呂梁山那邊的糧道基本還算穩定?”
“穩定,但是一路之上損耗不小。百石糧食起碼有三十石耗費在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