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敵軍輕騎遠遁,一時之間,恐怕難以捕捉。末將剛才仔細翻看了西河的輿圖,這西河之地,到處都是丘陵,小溪流也足夠多。敵軍只要實現在幾個點上藏好給養,可以和我們周旋很久。”
“嗯,以季威的意思,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捉到劉淵的大隊?”
“至少三個月。”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關彝微微一笑后:“不過,本官其實并沒有去抓劉元海的想法。”
“大司馬的意思是,一開始你就沒想和劉元海真打。只是故意露出破綻,讓杜元凱放棄地利率軍來到介休城下?”
“非也。一開始我想的是一路追殺遷徙的匈奴人,幫他們減減丁。但是現在……”關彝把手一攤:“不能減丁,本官就沒什么興趣了。”
“那么大司馬現在的方略是?”
“美稷,乃是百年來匈奴單于庭所在。雖說自呼廚泉被曹孟德扣留后,那里就一直沒有新的單于誕生。但是,那個地方對于匈奴人來說不亞于圣地。所以,劉淵去了那里,劉猛當然也想去。當然,劉猛雖然傻了點,但還沒傻到直接以本部一萬人的力量去和劉淵三萬人對戰的地步。讓他去,我們的騎兵跟著他。若是能騙得劉淵出來和我們打一仗那是最好。若是不能,騎兵回轉也很方便。”
“諾,末將待會就下去親自領騎兵西進。那么這四萬步兵呢?”
“呵呵呵,原本我還怕步兵過多的駐扎在平周會讓那杜元凱心中生疑。現在好了,這二十多萬匈奴人齊聚,我的幾萬步兵就就好隱藏了。化整為零,慢慢轉移,然后……”
“末將等明白了。”
“嗯,諸位,戰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為將者不要拘泥于固有的計劃而一意孤行,而是要根據情勢變化而不斷調整。本官以前的打算是,驅趕匈奴西竄為其減丁。現在嘛,我們的兩萬騎兵跟著劉猛,看能不能把劉元海引出來打一場。我們的步兵則要慢慢的小規模的向著介休方向回轉。待得杜元凱和王士治在介休城下師老兵疲后,再一舉殺出!若是我們能擊敗杜元凱的主力,取得并州的徹底優勢。呵呵,便是劉元海斬了劉猛,還不是一樣要匍匐在本官的身前!”
“大司馬高見,我等拜服!”
就在關彝根據劉淵給他下的套因勢利導做出新方案后,門外句寧的聲音突然響起:“大司馬正在密會,何事如此緊急?”
“啟稟大司馬,屬下從長安趕來!東吳,起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