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72年五月,季漢出兵潼關,漢晉大戰揭幕。
十月中旬,由于太原郡的陷落,本國在戰爭中已經處于劣勢。晉國朝廷在司馬炎的決斷下,做出了割讓淮南重鎮壽春給東吳,以此換取東吳出兵的決定。
十月下旬,張華代表晉國再次來到了東吳的首都建業。
在聽到張華說明晉國的決定后,毫無疑問的,東吳朝堂上的君臣們,全都打了一針雞血。
按照晉國在失去雍涼后與吳國簽訂的盟約規定:晉國拆毀合肥城塞,但吳國的士兵也不得北上到合肥城塞的城基上,當然更不能修筑吳國控制下的合肥新城。
這個條約,只是緩解了建業始終處于前線的緊張局勢。并沒有徹底改善東吳的安全:江南政權,必須要掌控淮南之地,與北方政權以淮河為界,才有足夠的戰略緩沖區。
所以,當張華提出:你們出兵攻擊季漢,緩解我大晉壓力,我們就把壽春割讓給你們的時候。東吳君臣的那份喜悅之情,繞是城府再怎么深的老官僚,都是掩飾不住的。
“哼,果然是一群短視的瘋狗。”在心里暗暗鄙視了一下東吳君臣后,張華還是再次躬身:“陛下,外臣剛才的話,就是我國陛下的意思,也得到了我國尚書臺和少傅的同意。壽春這座城池對于貴國的意義,無需外臣再做強調,因此,貴國如何應對,請陛下一言而決!”
“嗯……”在長考了很久后,孫皓抬頭:“壽春,吾國上下皆所欲也,然,貴國既然把如此重要的一座城池拿了出來,那么,想來晉皇是不會直接把這座城池給我們的吧?”
“圣明無過陛下。我國陛下的意思是,貴國先出兵蜀賊的巴東郡或者交州。只要能拿下蜀賊一城,我國立即交出壽春。”
咂然一聽,這個要求好像很合理,但是稍微熟悉一點季漢與東吳交界處情況的東吳大臣,在聽了張華的話后,都明白這一點實在難以達到。
因為,巴東郡的第一座城池就是永安,那里已經被孫剛經營成了一座各類水陸防御設施錯綜復雜的超級大要塞。而交州呢?好吧,目前季漢只有交州的南部三郡,而與東吳接壤的地方,就是雉雞關(后世的鎮南關),那個地方,也早就被王頎用水泥澆筑成了堅固無比的棱堡。
真要是東吳有本事拿下這兩個地方的一處,那季漢東征主力不說全部,至少相當一部分是要回師救援的。如此,東吳對季漢的牽制就得以達成,而晉國面對的壓力就自然減少了許多。
孫皓不是白癡,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也犯了難。
“陛下,晉蜀大戰,乃是兩國國運之戰。我大吳要入局,必須要慎重,因此,臣的意思,是不是朝會之后重臣們再仔細商議一番?”
“嗯,士季所言甚是有理。茂先,這樣吧,還請先在驛館安歇,朕這邊,三日之內給你明確答復,如何?”
“外臣謹遵陛下之意。”
朝會之后,孫皓直接把萬彧、王誠、鐘會、張悌等心腹叫道了自己的書房。
“多的話朕不想多說,不管是晉國割讓,抑或是我大吳自己去取。壽春,朕勢在必得。”
“陛下要去取壽春,現在是很容易的。”情報頭子王誠出列:“根據典校的反復查探,由于北方戰事吃緊,晉國已經把揚州兵團抽空到了極致,現在,整個晉國揚州兵團也就一萬人龜縮在壽春附近。上個月我軍進駐合肥的城基處,晉國的斥候雖然發現了,但晉國揚州兵團也沒有做出什么反應。”
“呵呵呵,陛下若要對晉國開戰,何止壽春,便是襄陽,也一樣可以輕松取之。順民,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現在晉國的荊州兵團也只有一萬人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