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高見,我等明白了。只是……”
“只是什么?”
“大將軍容稟,癭陶往西,就是趙國。現在趙王正在鄴城坐鎮,負責我軍的后勤……若是我們放棄癭陶,導致趙國有個閃失……”
“哼!老夫當年就是因為汝南王的瞎指揮,導致被陸抗那匹夫給戲耍。現在這癭陶城防都沒了,若是十萬人駐扎在這里,這中軍里新兵這么多,一旦被敵軍騎兵突破一點,說不得我軍就要全軍崩潰……我等武人,既然上了沙場,就當一切以戰勝為念。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要去想!說到底,這是事關大晉的生死存亡之戰,難道身為皇族的趙王,還敢因為這點小事斷了老夫的軍糧不成?全軍即刻南下,派出傳令兵,讓后面的步兵到了任縣后就不再前進,立刻加固城防!”
“喏!”
而在另一邊。
“大將軍,現在我軍何去何從?”
“呵呵呵,現在嘛,當然是北撤了。”
“呃……撤到哪里?”
“取輿圖來……嗯,我們先撤退到距離癭陶四十里的楊氏縣。在那里等待我軍的后續部隊。”
“領命!”
傳令兵們去傳達姜維的命令了,趙統等人卻圍在姜維身邊沒有走開。
“大將軍,您觀陳休淵的后手當是如何?”
“呵呵呵,陳休淵,當世良將也。這樣的人當然會非常清楚的認識到本方的優勢和不足。以我之見,既然癭陶不好守,那他就不得不南撤,嗯,估計是到任縣去駐守吧。”
“大將軍,雖說摧毀了癭陶城墻,讓敵軍不得不南撤找一堅城進行駐守。但是我軍兵力終究不足,只要敵軍進了一座城,不管那座城池的城墻多么低矮,我軍到底是很難拿下的。”
“嗯,伯治說得很對。所以我軍不能主動去攻城。吾意,我們退到楊氏后,只管撒出騎兵,時刻監控陳休淵的動向。只要他不北上試圖修復癭陶城墻,我們就不必與其立刻展開決戰。”
“大將軍高明,呃,末將還有一問?”
“伯治請講。”
“若是我軍援軍未至,那陳休淵就率領主力集體北上呢?”
“呵呵呵,陳休淵不會這么傻。我軍機動力比對方強那么多,他怎么會傻乎乎的來主動攻擊我們?他能夠做的,就是駐守在冀州,讓幽冀的世家們心存念想,不至于全然的倒向我們。然后,我軍的糧道雖然已經通暢,但是長安的糧食要運過來,路途到底是太長了。而洛陽那邊要運糧過來卻相對快捷。所以,長時間對抗下去,我軍很可能提前糧盡!”
“啊?這匹夫怎么如此沒志氣?又想學以前司馬懿把丞相磨走那般對付我們?”
“呵呵呵,這才是司馬家賴以生存的看家法寶啊。吾觀陳休淵以往在荊州、揚州的戰績,雖然十戰之中起碼可以有八成以上勝績。但是其指揮基本都是穩固防守,消耗敵軍銳氣……一句話,幾無驚艷之感。這和鄧士載的風格完全不同。可以說,他才是真正得了司馬懿的真傳。只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的晉國不是以往的偽魏,現在的大漢,也不是以前的大漢了。此戰,老夫必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