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77年,漢歸元六年三月,位于長安南郊的,可以容納兩萬多觀眾的朱雀體育場竣工了。
這是穿越者駕臨這個時代二十年來,修建的最接近現代的超大型建筑物。
不過,這座建筑物竣工之后,第一次使用。卻不是任何體育比賽,而是拿來做了考場。
在276年的下半年開始,季漢政府就組織下面十一州近百郡進行了初考。
初考的報考條件很寬松:凡家世清白,其所在家庭每年為國家繳稅超過三百錢且持續繳稅超過兩年者均可報考。
因為如此寬松的條件,以及考上了就能做官的誘惑。所以,初考的報名人數達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十二萬!
這里面當然有很多家伙屬于字都不識幾個,純粹來碰運氣的。所以,初考非常有必要。
但是為了避免世家再一次借科舉的名義把持仕途,所以初考的題目也很簡單。
就兩項。其一,填空。把《論語》這樣的經典印在考卷上,上下文之間空出一句話,把對應的語句填上去就可以。其二,數學。而且是整數范圍內的加減乘除法。
兩項總分兩百分,不設錄取比例,你拿到一百二十分就算合格。
總之,很簡單。但是就憑這兩項,就足以把十二萬報考人員中的絕大部分拒之門外。
到了277年的一月,各郡的考試結果出來后。得分超過一百二的,只剩下了一萬三千余人。
但是即便如此,這樣的考生規模也實在是太大了。一時之間朝廷根本找不到那么大的地方統一進行集中考試。最后關彝一拍腦袋:朱雀體育場不是馬上就要竣工了么?就在那里考吧。把觀眾席稍微改改,做出一萬個隔間應該不是問題。然后再把場地中央臨時搭建一下板房,差不多也就夠了。
于是工部的李翔到了大霉:體育場里的草坪都沒來得及撲,直接開始在場地中央搭建各種板房。而且,雖說三月的長安,雨水很少。但你也得考慮到老天爺不給面子的可能啊。所以,看臺上的隔間也得弄個屋頂……
就這么忙活了兩個多月,總算是把這些弄好了。而全國各地通過初考的士子們,這個時候也差不多來到了長安。
……
王墩在雒陽蒙學念了兩年書,兩年間其成績一直都是全校之冠。這一次在瑯琊郡舉行的初考,他的得分是滿分,非常順利的通過了。
所以,這一年雖然他只有十二歲,但也有了來長安參加考試的資格。
牽著家里花了大價錢買來的西平大馬,腰間挎著一柄明顯縮短了長度的佩劍。王墩在一眾家奴的簇擁下,進入了長安城。
剛剛進入城門,就只覺得一陣熱浪夾雜著滔天的嘈雜聲洶涌而來。
這些年,隨著厭噠人被馬杰和姜素徹底擊敗,西域的商路越發興盛了。而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全國各種物資的集散地,更是變得極為繁榮。所以,在一開始,季漢剛剛進入長安,關彝仿效后世唐朝的規矩,把集市限定到一個坊區的做法。僅僅五六年之后,就已經變得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