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益州巴東郡,永安城。
到了十一月,這里的江面已經完全被遮天蔽日的旌旗和旌旗下面無數的大小戰艦所阻斷。十五萬大軍全部集結完畢。
“哈哈哈~~諸位,沒想到吳狗如此不經打。原本大司馬計劃的是我中路軍大概要在襄樊停留兩三個月之久。沒想到不過一兩天的功夫,鎮南就已經拿下了如此要地。沒的說了,我軍此時應該立刻揚帆東下!諸位可有什么問題沒有?”
“前將軍請放心,我軍各路軍隊已經全部聚齊,戰艦也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
“善!那便傳令吧,今日整備一天,明日全軍東下!”
“喏!”
西元277年十一月六日,季漢前將軍張遵、橫江將軍王濬,率領三千多只大小戰艦并十五萬大軍從永安出發,直接涌入了三峽!
長江三峽,瞿塘峽最短,但卻最為雄奇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最長,航道極為曲折。江內怪石林立,加上灘多水急,所以在西陵峽行舟,是最為驚險的。在后世的西陵峽內,有一座白骨塔,就是以堆積死在西陵峽內的船工白骨而聞名。
三峽之中,瞿塘峽平日是控制在季漢手里的。剩下的兩段都是在東吳水軍的掌控之中。不過這也只是平時的局面罷了。現在,遮天蔽日,橫斷江面的季漢水軍鋪天蓋地而來,東吳建平郡的太守盛紀根本沒有任何抵抗的打算,看到漢軍的旗號就直接退走了。
他走的不是水路,而是陸路。
放著好端端的長江水道不走,非要去翻山越嶺。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張政替代陸抗擔任荊州刺史以來,鑒于晉國已亡,漢吳遲早一戰的局面。也扎實的做了許多工作。
比如說,在西陵峽水道里埋下許多暗樁:暗樁本身用生鐵打造,一頭插進江底(長江的深度不算很多,在三峽大壩蓄水前一般不足二十米),一頭距離水面不足一米。離水面很近的這一頭,被削制得極為尖銳。如此安排,對普通小船基本形不成威脅,但是對于那些載重大,吃水深的漢軍主力戰艦,就能輕易的刺破船底。由此造成巨艦漏水。
此外,張政還學習當年孫剛守御永安的辦法,在江面狹窄處拉起三道九根鐵鏈。以此封鎖航道。
可惜,這些措施碰上了王濬的時候,都顯得毫無卵用。
十一月十一日,張遵、王濬率軍駛過瞿塘峽、巫峽,東吳建平郡不戰而降。待得漢軍進入了航道曲折的西陵峽后,其速度明顯的減慢了下來。
“士治,這前面就是司聞曹打探到的,吳狗在江面布置了暗樁的航道了吧?”
“然也。”
“士治欲如何破之?”
“此事易爾。將軍可撥出一些大型木筏,在其上方壓一些石頭增加吃水深度。然后由水性精熟的士兵操作,直接駛過去。木筏被鐵錐刺到后,自然會把鐵錐帶走。”
“木筏就能把鐵錐拔出來?”
“呵呵呵,前將軍。這西陵峽的水流速度是很快的,江底的土層也很松軟。這鐵錐立在水中據聞已經有了一年之久,早就是搖搖欲墜了。這時候只要有一個強力的東西稍稍一帶,就能將其連根撥出了。至于被拔出的鐵錐是沉入江底還是跟著木筏順流而下,對于我軍來說,都無關緊要了。”
“善,那么前面的橫江鐵索呢?”
“此事亦易。可用火船攻之。實在不行,我軍兵力如此雄厚,直接停船靠岸,派兵攻擊岸上鎖鏈鏈接處即可。”
“哈哈哈,我家兄長真是知人善任。有士治在,吳狗真是如土雞瓦狗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