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是說子和(魯睦)連一天都沒有守住?襄陽已經丟了?”
“豈敢哄騙將軍。將軍,漢軍近十萬人,四門同時攻打。襄陽城池太大,我軍兵力不足,故而被其一鼓而下。”
“嘿!子和是怎么搞的?就不能調動襄陽城內的百姓登城防守么?”
呂睦這話一出口,被杜預釋放出來,專門送魯睦人頭的兩個魯家私兵就不知道怎么接口了。
如果說此次季漢南征,江東的世家大族一方面因為雙方實力差距過于懸殊而不想抵抗,一方面又因為季漢對世家的態度過嚴又想抵抗而顯得有些扭扭捏捏的話。那么東吳的百姓們,那是一點都不想抵抗的。
東吳百姓的生活,雖然因為孫皓的努力,比起孫休在的時候要好了一些。但是和關彝執政的季漢比起來,那仍然是遠遠不如的。這些年,雖然漢吳之間沒有大的戰事,但是雙方的情報機構,依然活動得極為頻繁。
和典校忙于探聽季漢兵力部署,清查戶稅后世家的反應不同。司聞曹的主要工作就是針對東吳的老百姓展開各種宣傳——俺們大漢的老百姓,那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啊。
人呢,苦不知足。即便是現代社會,我們仍然經常發出各種喟嘆:別人家的單位怎么福利待遇那么好?別人家的大學怎么那么漂亮?別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懂事……現代社會信息如此發達都是這樣了,更別說這個近乎封閉的時代了。
流言這個東西,那是越傳越玄乎的。總之,司聞曹幾年煽動下來,東吳的百姓們至少是與季漢接壤的那一部分,是早就對季漢心生向往了。
現在季漢打過來了,我們沒有自發的組織起來開城就不錯了。你還指望我們登城防守?好吧,如果你用刀劍強迫我們登城我們也不敢不登。但是平日里散居在各處的我們,被你們用軍隊的形式組織起來了的,呵呵,說不得,我們真的想做點事情呢。
所以,魯睦不敢把百姓武裝起來。
“我家家主不過二十五歲就看明白了這一點,你這廝怎么四十多歲了還看不明白?”
當然,這話是不敢說出口的。所以當呂睦問到這一點的時候,兩個魯家私兵也只有沉默以對。
看著兩名魯家私兵沉默不語,呂睦也感到無趣:“那杜元凱有沒有什么話要對本將說的?”
“有的,將軍。漢國的鎮南將軍說,此次大漢伐吳,只討……呃,只針對陛下一人。其他東吳將士,只要能夠歸降。不管其本人或者先祖以前對大漢做過什么事情,都能夠得到善待。”
“這樣的話就不必說了……我呂家深受大吳四代皇帝厚恩,怎能如此投降?”
“呃……漢國鎮南將軍還說,襄陽已失,若是將軍不想在樊城這樣的小城困餓而亡,可以趁著這會兒我軍水軍還能掌控漢江趕緊撤走。他只要襄樊二城,保證糧道通暢。若是將軍能夠撤走,他一定不會追趕。若是將軍非要守城,他無非多耗費幾個月的時間罷了。不過,若是那會兒打開城池的話,滿城一定雞犬不留。以后對呂家人也一定是見一個殺一個……”
“杜預匹夫好膽!”色厲內荏的大吼了一聲后,呂睦稍稍思索了一下道:“非是我貪生怕死。實在是當初我與子和的計劃出了差錯。當初我們以為樊城不下,漢軍不會渡江。所以這樊城里是兵多糧少。現在襄陽丟了,樊城里的糧食守不了多久……你二人接下來可能還要回去一趟……”
“請呂將軍放心。我二人此次過來后,本來就要奉送家主的首級回去,好讓家主尸首完整的下葬。有什么話需要我們帶給漢國鎮南將軍的。請將軍示下……”
……
“將軍,我們就這么放走吳狗么?那可是三萬多人啊。”
“呵呵,怎么,子炳(霍彪)的意思是讓本將違反承諾,在中途偷襲這支吳軍?”
“難道不是嗎?戰陣之上,無所不用其極。這三萬多吳狗若是就此撤退到西陵或者江陵。到時候我軍又少不得一番苦戰。”
“呵呵呵,子炳啊,臨陣脫逃的士兵,將來還有多少戰力?便是以后碰上了又能拿我軍如何?估計也是一哄而散并且還能幫我們把其他吳軍也弄得兵無戰心吧?再說了,若是我在這里言而無信,那以后我軍的進軍可就會遭到吳軍層層的頑強抵抗。這么做,是得不償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