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總理府搜集各方意見,整理之后的憲章修正案。請陛下審閱。”
《皇漢憲章》這個東西,是關彝作為穿越者最看重的。在他看來,不管自己在民生改善、抑制世家乃至滅晉掃吳上取得多大的成績。都比不上這一部憲章的制定和頒布。
在這部國家根本大(防和諧)法頒布三年后,總理府派出大量人員,走訪了大量的世家、官員乃至普通百姓,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經過多次會議后,最終形成了修訂案。
這其中修訂內容最多的,是《皇位繼承》這一章節。
經過修訂后的皇位繼承,其新的規定如下:
第一、皇帝為終身制,在皇帝本人完全自愿的情況下。現任皇帝可以提前退位。
這一條,劉諶當然沒有意見。
第二、繼任皇帝由現任皇帝直接指定。但是不再公開立太子,而是采用了后世滿清的秘密建儲制。如果現任皇帝有兒子,則必須在皇子中選擇。如果皇帝沒有兒子或者交班時兒子們已經全都先行去世,則首選孫子,其次侄子,再次叔父。
在這一點上,至少前半部分,是嚴重違背周禮的。
周禮的核心是秩序。王的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兒子做諸侯。諸侯的嫡長子繼承諸侯位,其他的兒子做大夫。大夫的嫡長子做大夫,其他兒子做“士”。遵循周禮,就是謹守秩序。只要秩序存在,人人不爭不搶,國家就能保證穩定。
但是這樣做,就把君主的賢良與否幾乎全部交給了老天爺。而且時間長了,會讓繼承人產生惰性,變得越來越軟。
在關彝看來。你想做國家的繼承人,那就是要爭啊!你連自己的兄弟、父親都搞不定,登上大位之后如何搞定世家、群臣、兵頭?
“朕讀史書,只見那楚國在莊王之前,每一任君王的繼承上位都伴隨著鮮血,但是楚國卻越來越強。莊王之后,周禮大行于楚,楚國卻越來越弱。再讀羅馬史,更是知道君王的繼承有很多的方法。所以,秘密建儲,讓皇子們為爭搶皇位為努力,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朕既是皇帝,也是父親。雖說天家無情,但朕還是不希望將來朕的子孫陷入可恥的互相殘殺之中。”
“陛下所言確實有理。為了防止皇室的爭奪過于血腥,所以臣的修正案還有后面幾條。”
第三條:皇位繼承人繼承皇位時年滿二十歲的,直接賦予全部國家大權。不滿二十歲的,前任皇帝要事先指定顧命大臣。顧命大臣固定為三人,分別為總理、大司馬(大都督)、最高法院院長。皇帝未滿二十歲前,必須在這三人的輔佐下處理政務。沒有這三人的聯合副署,皇帝的命令大臣可以不執行。
第四條:皇子五歲開蒙,除皇室內部教育外。必須到公辦蒙學與其他普通子弟一起學習五年。蒙學畢業后,先入龍首原學院,之后入五丈原學院。共計八年學習時間。即便因為前任皇帝過早離世,這十三年的學習也必須完成。十三年學習完成后,還需要在軍中以少尉軍銜實習一年,之后到總理府擔任普通文員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