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山,離開了少林寺景區,已經是后半夜,陳決先是在附近的鎮上找了個24小時營業的民宿住了一晚。
這一晚陳決感覺自己睡地特別香甜,估計是助人成“佛”有點功德無量的感覺。
等第二天起床已經是早上10點,洗漱吃了早飯,陳決這才背著背包繼續向西南方向徒步游歷。
花了兩天時間,走了400多公里,游歷了一番這中原地區的平整地貌以及河流湖澤,比起溫市的丘陵地貌,中原這片地勢確實平坦許多,路上能看見一片平整的麥田,不像溫市那邊都是山田、梯田居多,少有幾塊整齊一望無際的平地。
等走到武當山腳時已經是第四天的夜晚,在山腳的旅游小鎮上找了個民宿酒店住了下來。
順帶一提的是,可能是因為景區營造氛圍的緣故,附近能看到的民宿酒店全部掛著“客棧”名字,裝修地也古色古香,頗有一股武俠里江湖俠客行走江湖、闖蕩天涯的意境在里頭。
……
在客棧睡了一晚,第二天起床陳決就用微信聯系了一下那位柳師清道長。
對方得知陳決的到來,也是頗為吃驚,在微信上發了個定位,又與陳決簡單聊了幾句。
估計是因為有【呂祖悟道】的加成,外加是借船拳八仙樁立的根基,陳決對道門中人和道教文化都有一股莫名的親切之感。
出了客棧,在小鎮上吃了碗當地有名的襄陽牛肉面,小店生意火爆,店里氣氛熱烈,一碗手搟面,加了地道的鹵牛肉,再澆上一勺清涼的紅辣油,辣、麻、鮮融合,味道可口,回味悠長,吃了一碗感覺不過癮,陳決又去要了第二碗,感覺肚中溫暖倍有滋味這才慢騰騰地付了錢離開了面館。
填飽肚子后,陳決就按著導航來到了柳師清道長發來的定位。
路上還經常看見進山的游客,以及那些盤著發髻、身穿粗布道袍的道士,其中甚至還有一些外國人的面孔。
想來是因為武當功夫聞名于世,道家文化源遠流長,連外國人都慕名前來拜師學藝了。
而且這些道士打扮的修行者們腳步匆忙,估計都是沖著晨練做功課去的。
這里順帶一提的是,道士只是一個統一的稱呼,不是盤個發髻就能稱作道士。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不出家的又稱作居士。目前主流共分兩個派別,一派是全真,另一派則是正一(其余大小派別太多不講了)。
全真派道士為出家道士,不能結婚,素食,住在道觀內。男的為乾道,女的為坤道,蓄長發,盤發髻,可以戴冠,乾道蓄胡須。
正一派道士可以結婚,吃葷腥。大部分為不出家的道士,也稱香火居士。可以不蓄長發胡須,打扮跟普通人一樣,不穿道裝時基本看不出是道士。
當然了,兩派弟子還有個明顯的差異,正一派弟子必須經過授符才能成為有資格的道士。全真派的弟子則是需要傳戒。
陳決見到的那些行色匆忙趕去練功的,其實大部分都不是正統的道士,而是慕名前來學藝的學徒、興趣愛好者,打扮地跟道士很像,就跟少林寺開辦的武校招收的俗家弟子一個道理。
……
陳決一邊逛,一邊走到了定位地址,抬頭看了一眼發現是一處道觀,就進去參觀了一下,見到了那位正在帶門人弟子誦讀道經做晨間功課的柳師清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