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趕忙拿起掉在地上的iphone5,心疼地前后檢視了一番。
“還好還好。”呼出一口濁氣,楊瑞看著除了頂端有些磕碰的痕跡之外,手機屏也只是頂端裂了一點,外觀上影響并不大。
他現在有了點錢,可換手機并不在他的消費計劃里啊。
一邊感嘆著自己運氣不錯,楊瑞一邊上了車,撥通蘇曉的電話之后,楊瑞有些沮喪地發現……他的手機外傷不嚴重,可聽筒卻是壞掉了。
這邊顯示著已經開始通話計時,但聽筒中卻沒有絲毫的聲音傳過來。
搖了搖頭,楊瑞摁下了免提。
“楊瑞?怎么不說話?聽不到嗎?”
“聽到了,我這手機剛掉地上了,聽筒壞了,這會兒剛上車,開著免提呢。”
“啊,怎么這么不小心啊。”
楊瑞腹誹著“人要心情不好,干嘛都會覺得不順。”但這話卻不能給蘇曉說,只是道:“你周五確定能來不?”
“如果沒有意外,我肯定去。”
“誒呦,我可全指望你給我撐臉面呢,你這兒居然還能有意外狀況?又要去香港不成?”
“這倒不能,那萬一火星撞地球了那?”
{}無彈窗楊瑞父母都沒有在孩子跟前兒扯家長里短的習慣。
以至于楊瑞哪怕對自家的一些“事兒”多知之甚少,但今天老爸顯然覺得有些事情,讓楊瑞了解個通透才好。
老爹說,姥爺在的時候,多少有些偏幫二舅,這事兒楊瑞也知道。
因為相對于大舅的辦事干練、為人四海,二舅相對老實木訥。
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姥爺就決定將自己的住房就留給二舅。
對于這一點,全家人都是沒意見的。
而矛盾的起因,則是因為振華路商業街上的一處網點房。
大舅早年在印刷廠擔任總經理,改制以后因為手里有客源,就自己弄了家小印刷廠,生意一直不錯。很小的時候,大舅在楊瑞眼里就是“老板”的代名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九幾年時,大舅手里如半頭磚一樣的摩托羅拉大哥大。
而當時的二舅,則只是在一家半死不活的國營企業蹉跎著。
大姨和姨夫兩口子屬于比較能折騰的,干過早餐,養過鸚鵡,但一直都是停留在折騰階段,最后在姥爺的建議下,選定了辦公用品這個行業。從最初租用一處居民小區的一樓,到買下來,足見這個行業的利潤并不比想象中的小。
用姥爺當年的話來說,那就是所有公司企業都少不得要用耗材。在九十年代,私營的辦公耗材公司是極少的,市場卻是很大,這也算占了個先機吧。加上滿家子人都在國有企業上班,大小不論,也能跟辦公室的人說上話,在全家人的協助下,能提供送貨上門的這家小公司,慢慢的成長起來。
“以前,我還騎著自行車從滄口跑到市南去幫你姨夫送貨。”
這是老爸的原話,楊瑞也相信老爸能干出這種只付出,不求什么回報的事兒來。
同一時間段,楊瑞的老媽、三姨、小姨也都是企事業單位的普通職工而已。
因為大舅和大姨的生意漸漸走上正軌,相應的就是規模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