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民的計劃并不復雜,因為手握當年的合同條款,他準備兵分兩路,一面去找區政府,一面去找現在土地的使用人。
給他們施壓只是手段,最終目的卻是為了得到補償款。
即便不能取得經濟上的直接利益,這幾天觀察下來,他也搞清楚了人家現在正準備利用那塊地改建成停車場。
我們身邊很多的小事,平素都是極其容易被人忽略的。
停車場就是這樣,在楊瑞這幫人沒有搞停車場的時候,面對兩個水塘,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治理一下這兩個水塘,而極少有人會反其道而行把水塘填平改成停車場。
但王辛民在看到了之后,心思也活絡了起來。
如今停車難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他甚至可以預見到,一旦這個停車場建成投入使用,周邊絕對有很多車主會選擇停在這里。
不僅如此,這個地方距離重慶路是很近的,再怎么拐,也不過一千多米的樣子。
而在重慶路,最多的就是銷售各類汽車的4s店。
就算這個停車場沒有附近居民停車,也可以跟4s店聯系,包月給他們做庫存車停放之用。
不管怎么看都是一塊極其穩定的收入來源。
所以,王辛民的小算盤打的很好。
如果區政府的態度很強硬,他們不介意到市政府上訪,如果再不給他們滿意的答復,去省里,去北京也無所謂。
如果區政府妥協,讓他們跟目前的土地使用人交涉,那么至少要從他們身上啃下一塊肉來。
再者,也就是最好的結果,就是直接重新獲得這塊地的使用權,自己來經營。
當他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周邊的這些親戚朋友之后,立刻獲得了他們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不過,在這幫人里頭,始終有個人一言不發。
“梅忠,你有什么想法?”
王辛民發現王梅忠的異狀,便問他。
王梅忠雖然比王辛民小一輩,但年紀也是三十五六即將奔四的人了。他父親是王辛民的遠方堂兄,大小關系就不錯,是以,王辛民這次也喊上了他。
王梅忠對整件事的始末是很了解的。
都是親戚,就算他知道王辛民的這種“刁民”做派,因為骨血關系他只能支持。
可是,他卻不太看好王辛民的計劃。
因為,他看到了一些王辛民所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五叔,前兩天我也路過那個工地看了看,那個工地現在是一幫小哥(青島方言:混混的意思)在那看著,你想想,人家能繞過咱拿下那塊地,同時又找了一幫小哥看著,這是什么勢力?和那樣的人打交道……能行?”
王梅忠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說出來,是為了給他們提個醒,別潮水都沒摸投就一頭扎里面,到時給自己弄的難看就不好了。
“民不與官斗”,那是古時候,草民告官,先給你屁股來三十大板不解釋。
如今法制社會,“官府”不會打你,它會跟你講法律講道理。
但人家看場的是幫小哥啊,說你有合同條款?不說那合同已經過期了,就是沒過期,估計他們只會跟你耍流氓。
王辛民聽罷眉頭一皺,這個信息他了解的并不清楚,如今聽來,他也有些忐忑了。可惜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點風險算得了什么?再說……小哥而已,他們村里又不是沒有。再說他們主要針對的目標是區政府的相關部門,是他們違規在先。
想到這里,王辛民定了定心思,又詳細地安排了一下,第二天就準備去找區政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