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吳啊,之前租那兩個池子的人今天上午去區政府鬧了。”
接到王局長的電話,老吳心里就是一沉,還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微微蹙眉間,吳建斌沉聲問道:“王哥,那區里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那幫人也是搞笑,聲稱他們手里有合同,條款規定他們有優先續租的權,現在土地部門不經過他們同意,就擅自將土地使用權轉讓,他們不干了,要求推翻之前和小楊簽的合同。
區里能同意?一幫法盲還跑這兒來跟區里講法律,他們想要續租,需要提前三個月到土地局報備,首先他們就沒報備。另外從一年多以前區里就三令五申讓他們治理那兩個魚塘,這家人還充耳不聞,這種租戶不用說區政府了,就是一般人家租房子,你給人家弄的臟亂差,人家能繼續租給你?”
聽王局長這么說,老吳的心就放下了大半,可是沒想到王局長最后卻是話鋒一轉,鄭重對吳建斌說道:“不過,我聽說了,那家人態度很就堅決,要是這事兒在區里得不到解決,我怕他們會繼續往上鬧,你也知道,咱們現在馬上進入創城季,各部門領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這塊,也是個政治任務,方方面面不敢出岔子,要是他們鬧到市里,讓工作組的人看見,很難說會不會有其他的狀況,出讓金這方面,你心里有點數。”
吳建斌聽完,心又懸了起來。
這才是他最擔心的,如果沒有這些事,出讓金已經繳納了一部分,剩下的慢慢還就是。雖然說是因為關系促成了這次土地出讓,但同樣這也是相當于一份信用的保證。
楊瑞不是想利用土地來騙貸,而是人家真的想要經營,所以,王局長這邊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平穩”的基礎上。
如果這塊地的出讓問題,引起了市里領導的注意,追究下來發現土地的出讓手續上存在舞弊現象。那么王局長就會很難做。
托人辦事,反倒給辦事人找了麻煩,換了誰都得心里堵的慌。
這件事情如果不解決好了,往小了說以后這個關系的線就算斷了,往大了說,上面追責下來,甚至老吳自己都得受牽連。
“能拖多久?”
王局長沉默了一會兒:“事情還沒到最麻煩的時候,但我估計三個月估計就已經是極限了。再長我也摁不住。”
王辛民的計劃并不復雜,因為手握當年的合同條款,他準備兵分兩路,一面去找區政府,一面去找現在土地的使用人。
給他們施壓只是手段,最終目的卻是為了得到補償款。
即便不能取得經濟上的直接利益,這幾天觀察下來,他也搞清楚了人家現在正準備利用那塊地改建成停車場。
我們身邊很多的小事,平素都是極其容易被人忽略的。
停車場就是這樣,在楊瑞這幫人沒有搞停車場的時候,面對兩個水塘,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如何治理一下這兩個水塘,而極少有人會反其道而行把水塘填平改成停車場。
但王辛民在看到了之后,心思也活絡了起來。
如今停車難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他甚至可以預見到,一旦這個停車場建成投入使用,周邊絕對有很多車主會選擇停在這里。
不僅如此,這個地方距離重慶路是很近的,再怎么拐,也不過一千多米的樣子。
而在重慶路,最多的就是銷售各類汽車的4s店。
就算這個停車場沒有附近居民停車,也可以跟4s店聯系,包月給他們做庫存車停放之用。
不管怎么看都是一塊極其穩定的收入來源。
所以,王辛民的小算盤打的很好。
如果區政府的態度很強硬,他們不介意到市政府上訪,如果再不給他們滿意的答復,去省里,去北京也無所謂。
如果區政府妥協,讓他們跟目前的土地使用人交涉,那么至少要從他們身上啃下一塊肉來。
再者,也就是最好的結果,就是直接重新獲得這塊地的使用權,自己來經營。
當他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周邊的這些親戚朋友之后,立刻獲得了他們絕大多數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