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說起合作的時候,楊瑞第一時間想到,就是差不多應該回來的鄭鑫海。
當然,楊瑞也不是圣人。
不可能只是為了不讓鄭鑫海繼續混民間借貸而想把他拉出來。
最關鍵的,還是鄭鑫海手里有大把的閑置資金。
或許那些錢做民間借貸不夠看,抗風險能力很差,但如果拿來跟他一起做生意的話,至少在資金上楊瑞就不用擔心了。
唯一的問題,是占股比例如何分配。
現在楊瑞手里也有百多萬的閑置資金可以供他運作,但是想把這件事情做起來,這點錢是真的不夠看。
之前跟蔡可聊天的時候,他也提過風投公司,只是蔡可對風投的感官并不好。
人家的目的是賺錢,投給你錢可以幫你發展,可一旦他們發現風險太高,必然會果斷的撤資走人,絕對屬于那種“可共富貴,不可共患難”的典型。
但同樣是投資,由老鄭來這種問題就能避免,更何況,拉他進來也是幫他更快更好地轉型。
“他能來?”
當蘇曉聽說楊瑞的人選是鄭鑫海的時候,覺得有些不靠譜。
“他會來的。”
對此,楊瑞反而有著極大的信心。
這種信心,不是盲目的,他有他的理由和把握,他相信鄭鑫海一定會聽他的。
“怎么說?”
“環境會告訴他應該怎么選。”
楊瑞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七點,父親都會準時坐在電視前觀看新聞聯播,就算是現在,這個習慣也從未改變。
小的時候,楊瑞很不理解,他不能理解枯燥的新聞聯播有什么好看的,哪里有動畫片有意思?
待長大以后,則覺得《喜羊羊和灰太狼》以及《熊出沒》翻過去復過去的播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孩子百看不厭?
殊不知,他所喜愛的《阿凡提》和《葫蘆兄弟》只有十三集,《黑貓警長》甚至只有六集。
但那卻成了他跟小伙伴們無盡的談資。
想來,怕是父親喜歡看新聞聯播,也是想多一些跟他的朋友們之間的談資吧。
嗯,一定是這樣的。
就像現在的楊瑞,要是不知道點時事,不知道點娛樂圈、體育圈、網文圈的新鮮事,都不好意思跟人吹牛逼。
對國家大事暢談一番,雖然沒有什么卵用,但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姿態出來,總會顯得吊吊的吧?
只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晚上七點這個時間,大多是好友相約小酌幾杯的時候,真正在家看新聞聯播的還是少數,或者年紀比較大的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讓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就是這種渠道之一。
新聞app的推送,可以讓用戶不需要特別關注的情況下,得到極多新鮮出爐的新聞消息。
“青島集中整治民間借貸亂像收效顯著……”
這是前幾天,楊瑞手機里收到的一條推送消息。
網易新聞一直在楊瑞的手機里,強大云信息分析能力讓他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來推送相應是新聞消息。
楊瑞在地域板塊關注了青島,一些本城的消息自然會被有選擇地推送到他的手機上。
當他看到這條消息的到是時候,第一時間并沒有太過關心。但是轉瞬之后,楊瑞忽然意識到,當這條消息被推送到用戶手機上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那件行動的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