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意味著……鄭鑫海該回來了。
幾個月前,在李星云的提點下鄭鑫海壯士斷腕,果斷放棄了在青島的全部基業,只帶著亮子,拖著斷腿離開青島不知所蹤,開始一段時間,亮子還能打個電話,后來可能是他們連電話號碼都換了,不用說主動聯系楊瑞,就算楊瑞想聯系他都根本找不到人。
而在他們走了之后,楊瑞隱約記得,青島就開始整治混亂的民間借貸市場了。
并不是說民間借貸都在干違法的勾當,相反,在小額度的借貸市場中,民間借貸公司的相應速度遠比銀行更快,更能得到一些中小企業的迎合。嚴格來說,他們只是游走在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
趁著國家法律法規沒有健全之前,蓬勃而又迅速地發展著。
只是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中,欺詐合同,暴力討債所引發的刑事案件不少,加上國家也下文整治,青島市府當然也會第一時間緊跟國家政策加大了整治力度。
因為不是圈里人,楊瑞當然不知道在這次行動中,有多少小規模,手段粗暴的公司被取締,而一些相對正規的,信譽良好的,手段溫和的公司,或者說……背景強大的公司,并不在打擊的范圍之內……
既然這次政府的打擊活動已經偃旗息鼓,那么老鄭也應該回來了。畢竟想要東山再起,在青島這個他的根據地總好過其他地方白手起家要方便的多。
只是,楊瑞覺得鄭鑫海還想走民間借貸這個路子,怕是有點難了。
這次整治,從一個側面來看也相當于一次從新洗牌的過程。將原本良莠不齊的混亂市場搞的相對有序一些。
如此,實力和規模強大的才能生存,想要重新走這條路子,從小開始一點點的發展,這個過程中,他根本沒有辦法跟那些在上次打擊中活下來的大鱷競爭,被吃掉簡直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說起來,鄭鑫海也是個有錢的,不過,他的靠山一倒,就算他手頭里有接近千萬的資金,想要在民間借貸這個行業里混也是太難。
這些事情,楊瑞能看得到,他不信身在這個圈兒里的鄭鑫海看不到。
所以,轉型對于鄭鑫海來說勢在必行。
最關鍵的是,鄭鑫海這個人江湖氣很重,這樣的人優點是重情義講義氣,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做事不計后果。
楊瑞跟他也算“過命”的交情,他救過鄭鑫海,而當初自己跟荊超第一次沖突的時候,他還專門讓亮子來保護自己。
憑著這情分,很難讓楊瑞繼續看著他在灰色地帶一直走下去。
所以,當說起合作的時候,楊瑞第一時間想到,就是差不多應該回來的鄭鑫海。
當然,楊瑞也不是圣人。
不可能只是為了不讓鄭鑫海繼續混民間借貸而想把他拉出來。
最關鍵的,還是鄭鑫海手里有大把的閑置資金。
或許那些錢做民間借貸不夠看,抗風險能力很差,但如果拿來跟他一起做生意的話,至少在資金上楊瑞就不用擔心了。
唯一的問題,是占股比例如何分配。
現在楊瑞手里也有百多萬的閑置資金可以供他運作,但是想把這件事情做起來,這點錢是真的不夠看。
之前跟蔡可聊天的時候,他也提過風投公司,只是蔡可對風投的感官并不好。
人家的目的是賺錢,投給你錢可以幫你發展,可一旦他們發現風險太高,必然會果斷的撤資走人,絕對屬于那種“可共富貴,不可共患難”的典型。
但同樣是投資,由老鄭來這種問題就能避免,更何況,拉他進來也是幫他更快更好地轉型。
“他能來?”
當蘇曉聽說楊瑞的人選是鄭鑫海的時候,覺得有些不靠譜。
“他會來的。”
對此,楊瑞反而有著極大的信心。
這種信心,不是盲目的,他有他的理由和把握,他相信鄭鑫海一定會聽他的。
“怎么說?”
“環境會告訴他應該怎么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