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爸媽動問,楊瑞笑回著話:“這還有什么累的。就是多年以后又坐在課堂上,感覺怪怪的。”
“你這小時候不好好學,現在知道學習了?”楊建軍跟兒子開著玩笑。
楊瑞卻也不惱,笑道:“這不小時候不懂事嗎。現在覺得腦子不夠用,充充電。”
“這是好事兒,老頭子你在這說什么風涼話。”韓秀芳白了丈夫一眼,替兒子說著話,轉而問楊瑞道:“你現在再去上大學,班里都是些什么人?大學生?能和人家說到一塊去嗎?”
作為母親,他更關心兒子的感受。
聽媽媽說著如此外行的話,楊瑞耐心地解釋著:“班里可沒有大學生,三十來號人,我這個年紀的都算年輕的,都是一些青島以及周邊大小公司的老板、高管。”
一聽這話,韓秀芳看了楊建軍一眼,奇道:“現在這些人都這么愛學習了?”
楊建軍扶扶老花鏡,嘟囔了句:“活到老,學到老嘛,要不然人家是大老板,咱就是小老百姓。”
“也不能這么說,要我說,學習一下管理理論是其一,另外就是拓展一下自己的人脈關系,多認識一些同檔次的人,我這次的這個班,學費可不便宜。”
楊瑞說著,老楊呵呵一笑,對老婆說著:“看看,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就你懂得多。”韓秀芳不理老楊,又問兒子:“都什么人給你們講課。”
“這次給我們授課的講師有好幾個,有青大的教,也有大企業的外聘顧問,經驗很豐富。關鍵他們都不會照本宣科,都是拿出一個實際案例掰開了,揉碎了給我們講解分析,我個人感覺收獲還是不小的。”
這個楊瑞說的倒是實話,eba最注重的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在正式上課之前,楊瑞也做過一定的功課,但真正上課的時候,講師超高的授課水平讓楊瑞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還僅僅是青大這種并不算知名的eba進修班,若是換成清華北大,甚至國際更加有名的大學,楊瑞簡直無法想象人家又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水平?
很多人,包括楊瑞,很久以來都覺得所謂ceo管理一家公司似乎并不是多難嘛。因為一個企業,就如同一臺運轉中的機器。只要部門完善,在各司其職的情況下,這臺機器想要運轉不正常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
給我上,我也行啊。
但在楊瑞第一天參加這個進修班之后,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人在什么位置,不是沒有原因只靠運氣的。
“企業的管理,根本上是人的管理。孔夫子主張因材施教,這是教育,放之企業管理,就要因材施用……讓最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崗位……刻板的人不適合做營銷,但讓他做監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而一個圓滑的人,能做一手好營銷,可讓他去做監察,必然會搞的公司‘親如一家’烏煙瘴氣……”
“調動個人積極性,是保持團隊活力的一種極好的方式……傳銷組織的洗腦想必各位同學都有所了解,那就是最初級的,以利為基,激發個人對金錢的渴望從而提升個人積極性的一種方法……”
“團隊當中引入人情并不是說不可以,畢竟國情如此,但這樣做的后果,勢必會增加你的創業難度。”
“最佳的團隊,必須要走精英化路線,我們以ac團隊為例子,最初比爾?阿特金森對喬布斯踢出一些他認為不合適的工程師時,表達了反對意見,他覺得喬布斯的這種方式不僅冷酷無情而且很不公平,他說:‘這些人工作十分努力,而且是很出色的工程師’,但是喬布斯堅持認為:如果你想打造一個由一流隊員組成的團隊,就必須下狠手。這是他在ac團隊建設中獲得的經驗。”
“道理很簡單,團隊擴張事,如果吸收了幾名二流隊員,他們就會招來更多的二流隊員,很快你的團隊里就會出現三流隊員。一流隊員只喜歡和一流隊員合作,這就意味著,你不能容忍任何二流的行為。”
看著自己記滿的筆記,楊瑞頗有感觸。
這僅僅是第一天,同學們相互之間并不熟悉,不過是見面知道這是自己的同學,不過他相信隨著學習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總會有更多的交流過程。
當然,這都是好的一面。
另一面,楊瑞覺得沒有必要跟父母提起……</p>